理论教育 重视音乐流行激发环节:提升权威性

重视音乐流行激发环节:提升权威性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流行靠“权威性”的因素激发,这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加重要。音乐流行激发环节的“权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际关系影响的“权威性”,二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威性”。

重视音乐流行激发环节:提升权威性

三、重视音乐流行激发环节——“权威性”

在当代流行文化的诸多形态中,音乐的流行现象无疑是范围最广、参与人群最多的文化现象。音乐作品是否流行,何种类型音乐可以流行,除了具备核心环节音乐作品和流行心理这两个条件外,还受一个重要环节的制约,即流行的激发环节。音乐流行靠“权威性”的因素激发,这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加重要。音乐流行激发环节的“权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际关系影响的“权威性”,二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威性”。

人际关系影响的“权威性”在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为交际双方的相互认同、情感相容和行为近似。它是最常见、最广泛的一种传播方式,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形式。

在各种人际交往的领域中,一些个体或小群体因其身份、地位而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他们具有宣传、传播的“权威性”,而由他们所参与的流行冲击波也是极易激荡起来的。在我国先秦文献《韩非子》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8)

这段古代文字非常清楚地说明,“权威性人物”对流行对象的宣传促进,在流行效应的激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齐国流行穿紫色服装,这是因为齐桓公本人爱穿紫色服装,是齐桓公本人激起了紫色在齐国的流行;而当他不穿紫色服装并不断地宣传“吾恶紫臭”时,这种流行风气又抑制下去了。作为“权威人物”的齐桓公不仅是这场流行效应的激发者,同时也是这场流行效应的抑制者。古人们已经模糊地感到流行的可控性,音乐的流行,同理可以靠人来激发推广,而这种激发,靠的是有社会“权威性”的人物。人们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被称为“百变天后”、“流行教主”的日本著名流行歌手滨崎步,不仅她演唱的歌曲为歌迷所追捧,就连她的穿衣打扮也会被众多年轻的女孩子争相模仿,甚至她所制造出来的流行元素都能在整个亚洲的时尚圈掀起一定的风潮。2007年,滨崎步首次举行亚洲巡回音乐演唱会,在东京、香港上海等地掀起一阵巨大的流行之风。之所以滨崎步的知名度这么高、歌迷这么多,除了她的演唱能吸引大量歌迷外,还因为她善用化妆和封面造型营造一种时尚的感觉,让人追逐,这就是人物“权威性”在人际关系影响中的作用。

音乐的流行通常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时代、受众和特殊人物这三者都要处在某个特别恰当的点上,通过制造,流行便一发不可收拾。流行歌曲,在西方的发展只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但却涌现了许许多多具有“权威性”的影响人物。如摇滚乐巨星、美国歌手“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他原本是一小城镇的乡村歌手,在一次录音过程中,被都市流行文化推手发现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唱天分。他们意识到,埃尔维斯的这种风格,势必会为当时刚刚兴起的摇滚狂潮推波助澜,获得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利益。不出所料,埃尔维斯随后参与的《心碎旅社》专辑销量突破百万张大关,此后连续45张唱片发行量都达百万张以上。由“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出演的影片《温柔地爱我》旋风般地轰动了美国,推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摇滚狂潮。自此以后,成千上万的商品被标上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画像和名字,他也因此成为最流行商品的“最佳商标”。据说他死后五天内,其唱片销量达到八百万张,而他在世时的唱片发行总量是五亿张。他死后,其豪宅成为歌迷朝拜的圣地。

img31

滨崎步,日本当代歌手,1978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日本高中女生信奉的“新领袖”。1998年4月8日以一首《Poker Face》迈入日本歌坛,同年滨崎步一共连续发行了5张单曲唱片,其中第三张单曲唱片《Trust》荣获1998年日本有线大奖和大阪有线大奖的新人奖。2001年起在“ALL JAPAN点播歌曲奖”上连续两年夺冠;荣获第43届日本唱片的“日本唱片大奖”。自出道以来,滨崎步带领的流行不仅独创一格,而且,在东京的街头,更是每走几步就看到穿着打扮竭尽心力地学习滨崎步的女生。由于滨崎步在自己的第三张专辑《Duty》的封面上把自己打扮成充满野性又富挑逗表情的豹女,更是因此在日本掀起一股“豹纹风”的流行。可见,滨崎步不仅是一名突出的歌手,同时她还是日本年轻一族的时尚代表。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在表演中体现出独具一格的特征:拼命摇晃腿部、颤抖大腿所呈现的“性感”,弹唱吉他的超凡魅力,鸭尾式发型,幽默含蓄的嘲弄姿态等,都曾经几度掀起人们模仿的热潮。这位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最受欢迎和仰慕的流行歌星,就是摇滚乐流行中的一个人际影响的典型实例。其自身的“权威性”,已成为摇滚乐流行和推广的激发环节。这好比在音乐的王国,全城的民众刹那间被君主征服,每个人都在短时间内被其统治,无法摆脱,其景象蔚为壮观。

img32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世称“猫王”,美国摇滚巨星,1935年出生,1977年8月16日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格雷斯兰庄园,年仅42岁。他生前的摇滚音乐活动,使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歌迷为之倾倒。美国著名综艺节目主持人埃德·沙利文曾这样描述普雷斯利:“他性感迷人,放荡不羁,同时又彬彬有礼。”英国著名歌手埃尔顿·约翰说:“如果没有普雷斯利,我不知道流行音乐应向何处发展。他率先指明了方向,我也从他那里深受启发。”(www.daowen.com)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深受黑人音乐、蓝调、民谣及福音音乐的影响,并把乡村音乐、布鲁斯乐和摇滚乐完美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领导了流行音乐的新潮流。他14次获美国格莱美奖提名,并3次获奖;出演过30多部好莱坞电影;他的唱片全世界总销量超过10亿张。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去世后,“猫王”品牌在商业上也大获成功。“猫王企业”拥有“猫王”肖像经营权,在产品中使用“猫王”肖像和名字。商家推出的“猫王”产品种类繁多,从装饰性的餐具、招贴画、毯子、打火机、手表、连身衣、扑克牌,到“猫王”牌拳击短裤、“猫王”半身像,甚至“猫王”牌咖啡等。“猫王企业”2006年总收入为4800万美元,其中1360万美元来自授权费。

在人际关系影响的流行激发环节中,流行源自个体,感染群体,包围整体,而依次改变的则是人、人生、人生观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威性”传播媒体——音像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是当代社会中最具“权威性”的音乐传播机构。音乐之所以在当今这个快速变换的社会中主宰人们的听觉消费,跟我们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资讯和媒介有关。由于现代大众传媒可以将各种音乐以最快的速度转换成各种信号,并以声、光、电、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给予受众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人们了解和介入音乐流行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大大增加。从这个角度上说,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说是音乐流行的制造工具。

从1979年日本索尼公司制造出第一部个人“随身听”(Walkman),到今天的音乐手机、网络视听,技术的发展让音乐播放更加随心所欲,更易于普及,甚至连17至19世纪欧洲的古典音乐歌剧等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流行。比如,每年各地频繁举行的世界音乐展演,中国和各国的文化交流周,外国团体来华的新年音乐会等现场音乐演出,都会通过电视屏幕以现场直播或转播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同时,各种媒体的报道也会让这些演出成为聚众焦点。凭借传播技术和信息载体超强的时空覆盖能力,音乐作品会最大限度地与社会接触并供多种音乐消费需求选择。另外,一些音乐爱好者也经常通过收听电台、收看电视、购买音像制品或在网络上下载等方式欣赏高雅音乐。比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放的大量的音乐节目,对受众欣赏、了解古典音乐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总之,在今天,用声像的方式来传达古典音乐的底蕴,并利用新的包装形式带给观众全新的印象,成为古典音乐推广和流行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我们说现代的传播媒体是音乐流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个人的观点和态度要受周围人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就人际影响和大众媒介这两种作用而言,后者的作用更大。”(9)音乐流行靠传播媒介“权威性”的因素激发,在流行音乐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特别是多种媒介的整合运用往往能掀起流行的狂潮。2004年,由湖南卫视与上海天娱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超级女声》,以“想唱就唱”(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的年轻女性均可报名)的响亮口号,共吸引了五大唱区的15万人前来参加,受到各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并在2005年达到流行的鼎盛,轰动了国内外,堪称流行制造的“神话”。究其原因,这一超级“旋涡”的形成主要得力于电视媒体的娱乐“风暴”、网络媒体的言论“雨暴”、手机媒体的短信“火爆”三方面。几种大众传媒力量同时作用,互相激荡,创下了决赛期间平均收视率超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栏目的短信和各类广告收入数以亿计的影响力。下面是对“超女”影响力渠道的一个调查结果:(10)

从图4-4中,我们就能看出电视传播媒介渠道的巨大影响力和潜在的流行激发能量。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流行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任何流行的事物都是以传播为前提的。因而,我们认为,传播是流行的必要条件,没有传播,流行便“流”不动,也“行”不了。

img33

图4-4 受众最早获知《超级女声》的渠道

综上所述,音乐作品的艺术结构、社会心理、激发环节共同构成了音乐流行的机制,三方面条件缺一不可。只有那些具有独创性、发现性和新颖流行元素的音乐作品,才能在流行的战场上吹响号角,横扫千军。流行现象属于一种心理连锁反应过程,只要这种连锁反应能达到可进行下去的程度,流行现象即可产生。激发环节应具备相应的“权威性”,而当今的“权威性”环节体现在人际影响和传播手段上。音乐的流行现象可以人为地激发起来,也可以人为地抑制下去。因此,流行并非不可驾驭。今天的中国,在音乐全面商品化的条件下,什么样的音乐应当激励它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应当抑制它的流行,这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