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二战后新构成艺术在《构成设计·平面篇》中呈现

二战后新构成艺术在《构成设计·平面篇》中呈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普艺术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光效应艺术的出现,开创了人们又一个隐藏已久的视觉原理,“误读”、“视错觉”从而成为构成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欧普艺术家以此来探索视觉艺术与知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试图证明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也能激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视觉形象,以达到与传统绘画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

二战后新构成艺术在《构成设计·平面篇》中呈现

十、二战后的新构成艺术

二战以后,对构成艺术有重要影响的有以罗斯科为代表的色场绘画,这一流派提出并实践了一个重要的艺术原理,即色彩的磁场特性,色彩对与之相关的造型元素的统合力(如图2-35)。

欧普艺术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光效应艺术的出现,开创了人们又一个隐藏已久的视觉原理,“误读”、“视错觉”从而成为构成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事实上,欧普艺术是通过绘画达到一种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使视觉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令人眩晕的光效应现象与视幻效果。欧普艺术家以此来探索视觉艺术与知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试图证明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也能激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视觉形象,以达到与传统绘画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出于这一目的,欧普艺术作品摒弃了传统绘画中一切的自然再现,而是在作品中,使用黑白对比或强烈色彩的几何抽象,在纯粹色彩或几何形态中,以强烈的刺激来冲击人们的视觉,令视觉产生错视效果或空间变形,艺术评论家弗波帕曾给欧普艺术作了一个较为科学化的解释:“用各种不同的几何体的周期性结构,纬线叠积或色彩排列,同时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段和使其产生光焦度现象的科学方法——放射光的波纹形效果和色彩的扩散,它的强度分离又并行对比、连续或交叉,色彩和色调的增大或减少,色彩的互相干扰等等,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对视网膜引起刺激、冲动、振动和其他对视觉的混合、重叠等强烈反应(如图像和背景的颠倒、前部暖色与后部冷色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造成一种含义不明的形态和一种持久的不稳定的造型。”这种视觉变化主要由两方面来完成——色彩的变化和形态的组织,欧普艺术家们在创造自己作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观察着这两方面在视觉中产生的各种幻觉,试图挖掘潜藏在这种幻觉表象后面的基本规律。在这种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欧普艺术家们可谓是博众家之长,如在空间透视方面,可以看到印象派美学的影子;在抽象形态的组织上,可以追溯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及康定斯基和克利等画家;而在色彩的相互关系方面,又受到新造型主义、构成主义的影响;此外,德国包豪斯设计体系和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也给了欧普艺术家们很大的启发。欧普艺术几乎同时兴起于欧美各国,其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画家维克托·瓦萨雷里,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创作具有运动感和闪烁效果的绘画,成为法国欧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如图2-36),其他具有影响力的欧普艺术画家有美国的约瑟夫·艾伯斯和安德鲁基威斯,英国的女艺术家瑞利及以色列的阿格姆,委内瑞拉的萨图等。虽然欧普艺术盛行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到20世纪70年代就走向了衰落。但它变幻无穷的视觉形态风格,以强烈的刺激性和新奇感,广泛渗透于欧美以及日本建筑装饰、都市规划家具设计、服装设计橱窗布置、广告宣传、纺织品印染,以及舞台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到多种设计领域(如图2-37~图2-39)

img45

图2-34 基于拼贴技法的集成摄影作品

img46

图2-35 罗斯科作品

img47

图2-36 瓦萨雷里的欧普风格图形设计

img48

图2-37 欧普风格的慕尼黑奥运会标志设计

img49(www.daowen.com)

图2-38 欧普风格的灯光艺术

img50

图2-39 欧普艺术大会及其服装设计

当兴起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光效应艺术从二维平面表现转变为三维空间表现时,虚体形态“光构成”于是成为构成家族中一个新的成员,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发生直接的关系。此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出现,单从构成艺术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对历史以来的诸多风格与流派进行了多角度反思,它强调变化,反对永恒,强调传统性元素与现代性元素的结合,强调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强调艺术形态要关注观看者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强调对平面、立体空间的进一步解构并以新的手法重新组合,强调艺术形态的符号性、象征性等等(如图2-40)。当下,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数码技术的进步与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物质形式与技术手段的日益多样化,随着信息传递媒介的高速化与多样化,构成艺术将恪守传统的规律与精神,与新的数码媒介相结合,不断产生出新的视觉构成形态,构成的艺术进入一个崭新的虚拟世界,并深刻地影响着多维空间下多媒体艺术与设计(如动画、网络广告、电子出版物、影视制作等)(如图2-41)。

img51

图2-40 后现代风格的平面设计

逝者如斯,但逝者终归留下一种永恒不变的规律与精神。上面这些文字并非纯粹地谈艺术,而是试着理出一条脉络,指明我们今天设计学科所遵循的诸多原理与精神,许多来源于这些历史中的纯艺术形态。形态构成的训练目的就是培养造型的能力、寻找造型规律与原理,然后将这些规律和原理经由各类设计具体地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我们需要重视并领悟它们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真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设计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

img52

图2-41 Philippyorkmartin为MTV创作设计的短片之截屏画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