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加速对策与建议

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加速对策与建议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部署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全方位振兴,拓宽发展思路,优化发展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经济与生态、城市与乡村、发展与民生良性互动,全面加快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

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加速对策与建议

1.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部署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全方位振兴,拓宽发展思路,优化发展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经济与生态、城市与乡村、发展与民生良性互动,全面加快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战略的一贯性。始终自觉把建设长春城市副中心战略目标作为引领发展的总纲领,全面增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不松劲、不懈怠、不折腾,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年接着一年干,打好基础、开拓局面、寻求突破,久久为功地把既定的决策转为实践、目标变成现实。

二是突出发展的主动性。紧扣城市副中心定位,既要更深层次对接长春、服务长春、融入长春,更要依托双阳独特优势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互补、要素资源互享,全面增强发展的引领力、周边的辐射力和区域的带动力,使城市副中心的“定位”真正变成“地位”。

三是注重作风的务实性。牢固树立以执行为根本、以实效为标准的工作理念,行“踏石”之举,务“抓铁”之实,全面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落实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突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小胜为大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助推城市副中心建设、增强城乡居民幸福感。

四是强化工作的创新性。注重拉高标杆、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敢于打破传统和常规,勇于突破瓶颈和障碍,全面增强扛旗意识、争先精神、精品理念,推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出典型、出亮点、出品牌,切实以各项工作当先锋打头阵体现使命担当、无愧时代重托。

3.战略部署

(一)坚持以有效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注重增量扩张、存量优化、变量突破,切实在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中筑牢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紧扣提速增效主攻重大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采取定期会商、现场办公、联合督查等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开工超亿元项目40个以上,力争“梦吉林”等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坚持全要素激活,通过依法回收、并购租赁、嫁接重组盘活一批“僵尸项目”,让沉睡资源焕发生机。全面加大征拆力度,持续拓宽投资、融资、争资渠道,切实为项目加速落地、企业扩张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紧扣提质扩量狠抓招商引资。深入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四个一”工作机制,选优配强招商队伍,调整优化招商政策,督导检查招商进度,全力推进天津卓朗大数据等洽谈项目尽早签约,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转化率。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精细摸排招商资源,精确绘制招商地图,精准匹配招商信息,力争再引进一批税源型、科技型、总部型项目。紧扣国家即将出台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意见》,超前谋划和争取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为中长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持续动力。

三是紧扣提档升级推动平台建设。围绕创新、转型、集聚发展方向,建立健全权责一致、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科技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加快引进、培养一批领军型人才,全面激发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按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新远街、奢新南北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生活配套服务,着力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注重横向做大产业群、纵向拉伸产业链,培育壮大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使开发区成为引领发展的产业高地、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二)坚持以产业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项目思维、统筹意识,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度融合,促进新老优势全面聚合、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

一是拓展工业融合路径,切实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瞄准“高精新”,鼓励吉通机械、一心制药等战略新兴企业建设数字车间、加强产品研发、抢占高端市场,探索建设以生产场景、科研产品、企业文化为依托的工业展览馆、观光线、体验区,着力打造核心技术领军企业、工业旅游示范样板。支持亚泰水泥等传统骨干企业加快绿色化改造、品牌化提升,走生态型、创新型、效益型发展新路。推动鑫利密封、东鳌鹿业等中小企业专业化、抱团式发展,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步伐,培养主营业务突出、区域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

二是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持续提升区域竞争能力。放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叠加效应,加快国信四季运动公园、东北风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景观化打造采摘游、民俗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绿线”,人性化建设慢行绿道、休闲驿站等公共设施,特色化推进商业街区等配套建设,让双阳成为纵享美景、尽享健康、乐享生活的旅居地。全力推动“四大旅游板块”设施完善、服务提标,全时开展中国梅花鹿节、冰雪嘉年华等系列品牌节庆活动,多元发展数字消费、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提升双阳形象、形成双阳印象。

三是丰富农业休闲功能,全面增强综合发展实力。坚持做好“长宽高”文章,全力推动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加快推动鹿业、奢岭设施园艺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晋档升级,积极推进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着力构建区域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扩面打造一批既有丰收又有风景的农业嘉年华项目,大力培育分享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拉长农产品产加销、梅花鹿食药健链条,特色发展庭院产业、乡村民宿、共享农庄等美丽经济,让农民致富有渠道、收入可持续。鼓励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联合协作,真正实现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土地变股权

(三)坚持以生态效益赢得高质量发展。注重保护开发并重,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双阳人民永享生态之美、生态之富、生态之福。

一是打好生态治理持久战。强化政治担当,全力推进水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同步推动水岸同治,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韵风光。铁腕实施“减煤、控车、抑尘”专项行动,深入推动全域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努力让群众享有更加纯净的天空、更多清新的空气。注重“防治修”并举,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畜禽粪污整治、非煤矿山修复,切实为土壤排毒、让山体康复。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大力开展全天候、无盲区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真正使“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落到实处。

二是推动保护开发协同化。加快完成生态红线调整划定工作,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区和发展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突出生态含绿量,持续加大造林还林育林力度,谋划推动饮马河文化主题湿地公园建设,系统化分区域打造一批干线绿道、乡村绿脉,为群众提供更多绿色福利。积极发展稻蟹种养、林下经济、休闲观光等“生态+”产业,在有条件的乡镇加快建设环境优、效益好、融合度高的生态经济区,切实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构建生产生活新模式。严守项目建设“绿色门槛”,引导更具生态特质和成长潜力的环保型项目落位双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支持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艺、流程改造升级,为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注重培育生态文化,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促进公民意识由生态觉醒走向生态自觉。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持续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鼓励发展民间环保组织,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以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注重以产兴城、以文铸魂、以治夯基,让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一是大力度推进产城融合。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区域布局、产业布局提供遵循。全力加快美丽黄金、将军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微园区、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提升乡镇产业聚合度和丰厚度。突出奢岭、双营、鹿乡等重点区域优先发展、联动发展,加速形成功能更为完善、经济更具实力、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新格局。引导平湖、齐家、山河、太平等乡镇注重振兴发展与自身优势、特色资源相结合,积极培育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和镇域魅力,不断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加大葡萄、两瓜、草莓、山野菜等优势产业扶持、引导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点、产业特色的“一品村”,辐射带动周边形成规模品牌和集聚效应。坚持十全十美理念,分步推进空心村改造、示范村创建、精品村培育,大力开展城镇秩序、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提标行动,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具活力。

二是深层次提升治理能力。丰富“1+3+X”基层治理模式内涵,鼓励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加入“X”队伍,切实聚合各方力量推动基层善治,在更高层次打响双阳基层治理品牌。健全完善民主议事制度,着力形成有事大家议、大事一起干、事事有人管的协商自治局面。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包村联系工作模式,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和评议机制,引导农民互助友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借鉴“枫桥经验”,组建专兼结合的心理疏导服务队伍,推动形成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联动”的治理新体系。(www.daowen.com)

三是全方位培育乡风文明。着眼农民素质提升、文化素养提高,推动传统优秀文化时代化、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切实用新思想、新文化凝聚人、引领人、教育人。注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大力实施数字图书馆、农耕乡村博物馆、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农民文化节等文体活动,真正让农民群众种好自己的“文化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途径,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行动,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引导,让文明清风充盈乡间沃野、滋润千家万户。

(五)坚持以城市提档助力高质量发展。始终突出群众感受,在做美城市景观、镌刻城市文脉、优化城市管理上协同发力,着力打造内外兼修、气韵俱佳的宜居城市

一是做足景城互融文章。启动编制双阳区分区规划,健全完善“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城市形态、业态、文态、生态有机统一,更高水平塑造城市的特色特质。坚持景观化打造、节点化推进,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不断在完善城市功能中提升形态美。加速石溪河景观带一期建设、卧龙湖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建设景观廊道和园林小品,全力营造清新雅致的城市空间。完成南环城路平改立项目,配合做好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九台至双阳段建设工作,推动双德公路改造工程加快建设、长双快速路项目取得实质进展,着力形成“内部纵横成网、外部配套成环、内外循环通畅”的路网格局。

二是释放人文辉映气息。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为引领,加快推动苏瓦延街恢复、民俗文化街区建设,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深入实施文化表达工程,将梅花鹿、关东风情等文化符号有机植入广场公园、景观节点、小微空间等城市基础设施之中,着力建设时代感强、文化含量高的“人文双阳”。深培厚植宽容大气、厚德向善的文明基因,充分放大“双阳好人”“最美系列人物”的人文感召力,共同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

三是强化刚柔并济管理。深入推动城市管理职能权限下沉,加快建立区乡联动、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按照精治、法治、共治理念,充分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重点加强市场商圈、南北出口等重要区域的视觉管理,持续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真正让城市管理无死角、监管无盲区。立足群众视角,妥善解决好老旧散小区物业管理等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城市管理彰显的温度。广泛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实现城市共治共享、满足群众期望期盼。

(六)坚持以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向改革要红利、创新要动力、环境要效益,全面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唱好深化改革“重头戏”。聚焦中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事项,确保改革整体效应得到充分释放。稳妥有序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做到设置机构科学、配置职能合理,最大限度发挥党委政府运行效能。注重基层改革创新,在站办所、集体经济等方面推出一批创新性改革做法,为全市乃至全省贡献更多“双阳经验”。

二是浓厚创业创新“好氛围”。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创业创新元素形成一体化链条,全面激活大学生、新型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群体创业潜能,持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打好科技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平台对接“组合拳”,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三级创新梯队,充分放大创新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培养多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实施“三乡工程”引导有反哺意愿的企业家、乡村贤达和有乡土情怀的市民返乡创业,进一步集聚农村人气、激发农村活力。

三是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广“一网、一次、一门”和“证照分离”改革,在审批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切实为企业“松绑”。全面落实长春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努力形成各类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开展服务提升年等温商暖企活动,为企业家、投资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实现发展大提速、层次大提升、结构大优化。

(七)坚持以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始终秉承民之所望、政之所为,向下聚焦基层基本,向上提升供给质量,切实以经济发展的惠民成果赢得群众的满意、百姓的信任。

一是围绕增强最大自信心,决战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役。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健全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脱贫,降低贫困发生率,高质量完成剩余128名贫困人口脱贫、1个贫困村摘帽任务。压紧压实常委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包保责任链,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领头雁”作用,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并行,实现贫困群众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推动教育扶贫再对接、健康扶贫再提升、就业扶贫再深化,健全完善稳定的脱贫防返机制,让贫困户增收可持续、遇灾不返贫。

二是围绕寻求最大公约数,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弱势群体的就业,让充分就业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暖流计划”,拉长农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短板,持续增加市民非工资性收入,为美好双阳升温加码。积极争创国家养老示范区,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文养结合、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扩大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充分发挥重特大疾病政府补贴兜底保障、专项救助保底的温暖效应,加快构建覆盖全民、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围绕提高最大满意度,补齐补足民生事业发展短板。着眼优质、均衡、特色,持续优化城乡教育区域布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150中学异地新建工程实现主体封闭,努力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人民满意教育。按照多层次医联体服务水平一体化、医疗质量同质化目标,区医院门诊综合楼全面投入使用、中日联谊医院奢岭医院实现主体封闭,乡镇卫生院提升功能水平,让健康在群众家门口升级。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用多彩文体活动点亮群众业余生活。

四是围绕筑牢最大安全感,打好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加大精准打击、深挖彻查、综合治理力度,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突出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益相统一,打击、宣传、普法同频共振,着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治双阳建设。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金融、债务等重大风险。深化平安双阳建设,加快城市报警系统建设,加大特殊人群管控力度,筑牢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防火墙”,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八)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永葆生机活力、成就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统筹协调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为双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坚定对党忠诚之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持续加以推进,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坚决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施“浸润教育”,持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努力涵养有风骨、讲忠诚的政治人格,筑牢党性压舱石。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切实让党内政治生活成为一种自觉、作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责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党政军民团结共建、人大政协携手共为、统战群团同舟共济的生动局面,全面汇聚起上下同欲谋发展、众志成城创佳绩的强大合力。

二是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挺起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脊梁。持续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决破除一切与新思想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分析研判、风险防控和阵地管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朗的舆论氛围。广泛开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深植、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三是提升领导发展之力。注重强化新形势下选用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德行好、路子正、能力强、悟性高、约束严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做到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切实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形成鲜明的导向性。分层分级持续开展干部大培训,加强年轻后备干部在基层一线岗位磨炼、到对口合作地区锻炼,着力培养一支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对干部的常态化监督和全方位管理,健全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鼓励激励等机制,为敢想者“开绿灯”、为敢干者“兜底线”,让党员干部干有动力、干有盼头、干有保障。全面落实省市人才新政,集聚各方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振兴优势。

四是弘扬担当实干之风。以肯干提升实干境界,把“干事”作为一种神圣使命、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生追求,砥砺“不做则已、做则争先”的风格,树立“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的情怀,担当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历史重任,铸就无愧于这片热土的宏伟事业。以敢干展示实干气魄,始终保持“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扛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披荆斩棘中奋勇破难、建功立业。以会干提升实干本领,在头脑里树立创新思维,在行动上拿出创新魄力,在工作上探索创新招法,扭住关键,突出重点,提高标准,用担当实干的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五是夯实党的执政之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分类别指导、分领域推进,不断拓展组织覆盖广度、工作覆盖深度。加快推动党校异地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充分发挥主阵地、大熔炉、思想库作用,打造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红色学府”。深入实施乡镇(街)统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通过以强带弱、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等多种方式,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动力。持续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创新性举措,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完善村党组织书记菜单化培训、多元化激励制度,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动态储备、跟踪培养机制,努力形成“头雁高飞、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

六是涵养清正廉洁之气。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强化高压震慑,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努力营造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全覆盖,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重点惩治基层腐败,深挖“村匪”“村霸”,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切实提升反腐败综合效果。巩固拓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警惕防范“指尖政务”“处处留痕”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变种,坚决打好“四风”整治持久战。深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分放大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叠加效应,真正让监督执纪有态度、问责追责有力度、治病救人有温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