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伦序是政府治理社会时应建立的信仰与思想体系,包括“循道,立德,明伦,有序”四个组成部分。
(1)循道。“道”是蕴涵于万物之中,规范万物的法则与规律。具体而言,我们讲的“道”,就是生态体的八个法则、生物体的五个法则、生态体运行三大规律,以及其他人类社会已经发现或将要发现的规律、法则。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包括一些原理与方法,例如生态资源正负二分法,也是对这些法则、规律的有益补充。
(2)立德。德是人们顺应自然法则和规律,承担社会角色与分工,履行其责任要求时,所应具有的正确意识与行为方式。德是道的具体体现,故称道德。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因社会角色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状况不同,道德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道德既是一种对社会角色责任和行为方式的要求,也是一种对所承担的角色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督促。道德需要实践,需要身体力行地遵守,要见贤思齐,要经常地提醒、纠正、改进,并日臻完善。每个人特点不一样,践行道德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均按一种模式行动,或者一劳永逸地被塑造成为一种道德典范。所以人们需要不断地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在人生道路上自我把持和自我完善。
(3)明伦。伦又被称作伦理或伦常,主要是指处理社会角色之间关系时,应遵守的准则、方法和道理。社会角色关系较为复杂,既包括社会成员中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也包括社会系统流程中每一环节中不同角色间的关系,以及先后关系,等等。伦理与道德在应用领域中有一定区别。伦理侧重社会角色间的关系准则,道德侧重社会角色中的行为准则。但二者往往又彼此交叉。因为社会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很难截然分开。立德和明伦是政府治理社会的一个重要方法。(https://www.daowen.com)
(4)有序。序主要是指秩序、程序、流程、规矩、规则、规范、礼仪、礼节以及措施等,是执行中的具体办法、规定和方式。
在“机理论”中,道处于机体、机能和机制三个层次中的“机体”层次上。它也是一种信仰体系。“道”是生态体的组合、构成和运行的法则规律。道德和伦理均是导向性的行为关系准则,处于“机能”这个层次上。而“序”则是在“机制”层次上,侧重于运行与实际操作。有序就是要在符合道的前提下,发挥伦理道德的导向作用,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有条不紊地运行,实现社会和谐与正义。(详见本书第十一章第三节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