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危机应对:消防官兵的主要方法

心理危机应对:消防官兵的主要方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8-8 身份求证的难题个体走向成年的过程中,会不断反思和检查自己的信念、对未来的计划以及对过去的理解,这时,身份探究便发生了。身份的错乱、延迟和排斥都是个体在追求身份期待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

心理危机应对:消防官兵的主要方法

(一)摆脱认知失调

在任务情境或日常生活实践中,消防部队官兵之所以会产生心理危机,归根结底,是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失调。改变态度是摆脱认知失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意识到想法与行为不一致时,就会感到不舒服”。认知失调会带来令人不安的体验,此时,人们会试图通过改变行为来摆脱这种不安感;而当改变行为确实有困难的时候,人们又会采用改变态度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改变态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摆脱认知失调的方法。影响态度形成和固着的因素有许多,除了先天的遗传、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之外,部队官兵应当正视和接纳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文化差异以及个人偏见等的存在,在情绪管理的基础上,去除心理危机事件或情境中的不合理认知,重新形成理性的态度。在团体密度较大和人员构成多元的部队单位中做到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此外,当需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理危机应对策略进行选择时,评估行为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对心理危机事件或情境进行评估的要点在于比较和评价。它实现的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过程,目的在于将个体头脑中的图示(图示指个体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的关于自我的理论或者归纳)与心理危机事件或情境相匹配。

(二)学习记忆策略

对基层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记忆力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情况在基层官兵中存在较为普遍。从概念上来看,记忆减退(hypomnesia)是一种识记和再认、回忆发生困难,识记内容不能有效保持或保持容量明显减少的记忆失调。记忆减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会在某一段时间内有所表现,具有明显的自我感觉,仿佛记忆“凝固”了。记忆减退具有一定的弥散性(例如有时会感到想记住任何东西都十分困难)和情景性(大多突出表现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或自己过于在意、过于敏感或过于担忧的事务上,而表现在其他事务中的记忆减退,只是这种明显情景性记忆减退的迁延)。

记忆减退并不等同于记忆障碍,它是暂时性的,通常由于过度疲劳、体质下降、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如果这些原因能够得到合理排解,记忆减退自然会消失。

可以运用记忆策略来提高记忆效果,驱除由心理危机带来的不良心理体验。虽然改善记忆的难度极大,但掌握记忆发展规律,通过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学会应用一些常用的记忆策略(见表8-7),能够帮助官兵个体改善记忆减退的情形,减少心理危机带来的负性体验。

表8-7 常用的记忆策略

978-7-111-45484-7-Part03-8.jpg

(续)

978-7-111-45484-7-Part03-9.jpg

(三)身份探究和身份期待(www.daowen.com)

人的一生,尤其在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期,可能都会经历身份错乱、身份延迟、身份排斥以及身份获得的难题(见表8-8)。这几个方面的顺利度过,能使个体完成对自己的身份探究和身份期待,而生活中看似与“身份”无关的心理危机,实际上都是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暂时性困惑。

表8-8 身份求证的难题

978-7-111-45484-7-Part03-10.jpg

个体走向成年的过程中,会不断反思和检查自己的信念、对未来的计划以及对过去的理解,这时,身份探究便发生了。身份的错乱、延迟和排斥都是个体在追求身份期待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危机事件或情境中,个体是否具有信念(信仰)、洞察力和意志力的特质是决定其能否战胜心理危机、推进心灵成长的先决条件。面对心理危机,个体应当尝试站在具体的危机事件或情境之外,审视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权衡内心的心理诉求,平静心绪,寻找与期待目标最为接近的应对策略;当身边的他人遭遇心理危机时,也应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帮助他找寻内心的信念和未来的期待。

(四)维持一种稳定的关系

一个较新的观点认为,许多躯体疾病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危机,其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危机事件是稳定关系(例如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破裂。有数据显示,已婚癌症患者存活的时间比未婚的癌症患者长。稳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人们同许多疾病和心理困境作斗争。

在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尽管缺乏亲密的关系容易使人抑郁、焦虑甚至患病,但是,已经建立的稳定关系的丧失会对个体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发展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在一项对400名癌症患者开展的研究中,72%的患者在被诊断出癌症之前的8年内有过至少一次的重要关系的丧失。

抛开个人特质因素,消防部队官兵还需要了解维持稳定关系的“吸引”要素,例如正确对待时空距离,掌握交往频率,重视双方的情绪体验等等。坚持尊重、真诚、宽容、对应的原则。当陷入心理危机事件或情境时,针对关系双方的人格特质,理性分析危机要素,采取恰当的心理危机应对策略,尽力维持好自身的稳定关系。

【思考与练习题】

1.论述消防部队“战时”与“平时”心理危机的特点及其差异。

2.简述消防官兵应对心理危机的主要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