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干预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的有效方法

干预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消防员开展心理训练,已经成为国外消防部门提高消防员灭火技能和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危机评估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干预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的有效方法

(一)危机干预的模式

目前,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有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三种类型。这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

1.平衡模式

此模式认为危机中的个体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失衡的状态,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主要适用于早期干预。

2.认知模式

此模式认为危机来源于对灾难和创伤的错误思维和信念,通过改变思维方式,特别是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个体能够获得对危机的控制,适合于危机稳定后的干预。

3.心理转变模式

此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

(二)消防员出警时的危机干预

单纯的干预模式避免不了可能出现片面的情况,在对消防员进行出警危机干预时,应将上述三种模式整合起来,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集危机前预防性干预、危机中治疗性干预和危机后恢复性干预于一体的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全程干预模式。

1.危机前预防性干预

危机前预防性干预是指强调火场心理危机发生前对消防员进行危机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居安思危,优化个性,提高消防员危机应对的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其主要措施包括: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这是提高消防员危机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制度,做到内容科学、教材规范、手段合理、重点突出、常抓不懈。要以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和通俗的心理学读本为基本教材,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心理科学知识传授与解决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与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结合起来,采取案例分析、活动课、角色扮演、互动小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消防员对心理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www.daowen.com)

(2)开展心理选拔,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开展心理测评选拔合格消防员是国外消防部门成功的经验。与之相比,我国消防部门在心理选拔方面则较为落后,新兵入伍心理选拔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消防员职业适应性选拔尚无系统标准。这直接导致部分有心理疾患甚至精神障碍的人群进入消防部队。国内消防部门所采用量表多为经过改编的国外量表,没有结合消防工作的特点,其结果常有失客观。入伍后的岗位分配多由各级主官根据经验决定,没有相关的心理档案作为心理学依据,常导致不能人尽其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部队战斗力。因此,有必要根据消防部队实际情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评软件,建立具有中国消防部队特征的心理健康常模,对应征青年进行严格筛选,防止其中有精神病、变态人格、严重心理障碍等倾向的人员进入部队,并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建立心理档案,再根据其情感特征、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内容进行人员调配,为消防员的岗位分配和军事训练提供心理学依据。

(3)开展心理训练,优化心理品质。对消防员开展心理训练,已经成为国外消防部门提高消防员灭火技能和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我国消防员心理训练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心理训练系统。据此,有必要在消防部队引入心理训练机制,构建科学、完整的心理训练体系。在训练科目设置上,可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职业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应涵盖增强自信、磨炼意志、稳定情绪、战胜恐惧、心理放松、团队协作、应激心理、心态调整、警营适应、才能拓展等科目;职业心理训练内容应根据消防部队担负的任务特点而设定,包括消防指挥员心理训练、战斗员心理训练、驾驶员心理训练、防毒排烟特勤人员心理训练和消防调度员心理训练等。心理训练要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火场作战环境和作业条件下虚拟现实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情境意识模型。加大日常训练的真实性程度,注重在演习过程中声音、爆炸、浓烟等危险因素的运用,以消除消防员可能出现的惊恐、焦虑和抑郁等消极心理,提高情境意识水平和作业绩效。

2.危机中治疗性干预

危机中治疗性干预是指当消防员处于火场心理危机状态时,采取积极、及时的危机干预措施予以介入,以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使其尽快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治疗性危机干预一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危机评估。危机评估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干预者必须通过评估确定危机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目前国外常用的评估模型主要有三维筛选模型、阶段性的评估模型和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型三种,其中三维筛选模型比较适合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干预。三维筛选模型主要评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是一种简易、快速、有效的模型。其中,认知评估主要包括侵犯、威胁和丧失;情感评估包括愤怒、敌意、恐惧、焦虑、沮丧、忧愁;行为评估包括接近、回避、失去能动性等内容。

(2)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在危机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消防员的重要需求,确定所用的有效应对技巧以及能够给予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明确治疗目标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干预目标的制定要针对消防员即刻的具体问题、功能水平和心理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俗、家庭环境等因素。

(3)治疗性干预。治疗性干预是处理危机的最主要阶段,其效果取决于干预者的技术、创造性、灵活性以及消防员的反应速度。这一阶段包括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消防员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帮助消防员疏泄和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给予消防员支持,帮助消防员学习应对方式,重建支持系统。治疗性干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良好的沟通和建立治疗关系技术、支持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技术,通过面对面的帮助、电话危机干预、书信以及网络干预等手段,帮助消防员尽快恢复心理状态的平衡。

3.危机后恢复性干预

一般经过4~8周干预,多数消防员的情绪危机可以得到解决或缓解,此时应及时中断治疗性干预治疗,转入到恢复性干预,以减少消防员对干预者的依赖。恢复性干预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消防员在干预中学会的应对技巧,以及运用新的应对技巧和社会支持系统来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减少危机发生,从而获得新的成长。恢复性干预过程常用的干预方式是集体辅导。集体情境可以促使消防员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认识、探讨和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同时,针对火场心理危机中出现的诸如适应不良、紧张、恐惧、焦虑、人际冷漠、敌对等情绪,通过集体辅导中的分享可以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和探讨自己的反应,而获得应付危机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题】

1.消防员火场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简述出警时的危机干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