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目标、内容和标凑: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

目标、内容和标凑: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实践证明,反复地、针对性地对官兵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是锻炼和培养官兵具备以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按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可将消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行为训练和个别心理行为训练两种。一般心理行为训练又称长期心理行为训练,是针对所有官兵均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所采取的训练。个别心理行为训练又称短期心理行为训练。

目标、内容和标凑: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

(一)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目标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目标是使受训官兵通过训练,以克服影响个体发展和部队工作任务完成的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对于官兵个体而言,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学习能力、健全的人格特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保持心理健康、适应部队生活的基本要素;对于部队管理和战斗任务的完成而言,要求官兵在面对困难和障碍时要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较强的耐挫力、冷静机敏的判断力和高度团结的凝聚力。由于消防职业的高危和应激性等特点,当缺乏专业性训练,出现威胁性情境或是不良事件时,部分官兵采取不当的应对方式,而表现出生理或心理上的反应。这种状态的长期性,损害了官兵的情感、智力和体力进而影响了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实践证明,反复地、针对性地对官兵进行心理行为训练是锻炼和培养官兵具备以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内容

消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训练应该与身体技能和战术训练紧密联系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按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可将消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行为训练和个别心理行为训练两种。两者既有独立性,也有关联性、统一性。

一般心理行为训练又称长期心理行为训练,是针对所有官兵均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所采取的训练。它贯穿在身体、技能和战术训练过程中,主要培养官兵的任务动机、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挫折耐受力、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战术配合能力和集体责任感等,此外还包括个性心理倾向的矫正和培养。

个别心理行为训练又称短期心理行为训练。主要任务是使官兵具备某项任务所必需的特殊心理品质,如使参加铁军比赛的官兵形成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等。

(三)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标准

1.智力测试正常

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记忆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操作能力。(www.daowen.com)

2.人际关系和谐

与人交往,能够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3.情绪积极稳定

在生活中保持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的积极情绪。出现消极情绪时,能自我调节,有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意志品质健全:在学习、训练、值勤、战备等任务中不畏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持之以恒;需要作出决定时,能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还能为了达到目的而控制一时的感情冲动,约束自己的言行。

4.自我意识完善

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个性结构完整:有坚定的信仰、稳定的个性特征,行为表里如一,兴趣爱好广泛。

5.环境结构良好

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能面对客观现实,能主动解决自身与环境要求之间的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