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施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官兵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人员分为心理行为训练师和心理行为训练安全员。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在训练活动中讲授心理学知识,帮助参训官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和深化官兵心理素质,是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活动时的最高指挥者。消防官兵心理训练实施者需要满足如下四方面的素质要求。心理行为训练实施者的良好表现能发挥积极示范作用,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实施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心理行为训练不同于部队日常的业务训练,因此对于组织训练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组织官兵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人员分为心理行为训练师和心理行为训练安全员

心理行为训练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备顺利组织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活动能力,并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任教资格的教学训练人员。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在训练活动中讲授心理学知识,帮助参训官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和深化官兵心理素质,是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活动时的最高指挥者。

心理训练安全员主要指熟练掌握高空科目安全操作内容、方法及相关要求,负责实施心理行为训练高空项目安全保护、课前训练器械和安全装备的检查,保证训练安全的教学训练辅助人员。

消防官兵心理训练实施者需要满足如下四方面的素质要求。

(1)系统的专业知识 心理行为训练实施者尤其是心理行为训练师必须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在组织行为训练中讲授心理知识,帮助参训官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能对训练效果进行总结提升。

(2)熟悉部队生活 近年来消防部队的心理工作依托地方院校和培训机构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方人员不熟悉部队情况,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因缺乏针对性而影响训练效果的现象,因此要求从事心理培训工作的人员熟悉部队生活,了解官兵心理,以更好地开展好培训工作。

(3)良好的教练能力 心理行为训练实施者必须熟悉掌握训练内容、方法和要求;熟悉计划制订、方案实施的方法;心理行为训练师应对参训官兵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呈现不同症状的对象做到对症下药,训练难度恰当适度;心理训练安全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循安全操作流程和规范,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www.daowen.com)

(4)成熟的心理品质 心理行为训练实施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参训者情绪状态不稳定时,能及时帮助指导,在面临意外情况时,能安然应对。心理行为训练实施者的良好表现能发挥积极示范作用,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思考与练习题】

1.简述制订心理行为训练计划的依据。

2.简述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基本模式。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训练实施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