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让教师成为实践类项目的促进者

让教师成为实践类项目的促进者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对实践内容进行深化与升华,保证项目活动的实效性。案例链接在“中华百年看天津”这一实践类项目开展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重点梳理了教材中天津近代史的相关知识。

让教师成为实践类项目的促进者

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降低,反而更高。实践类项目的实施中,教师虽不再承担传统教学控制者和历史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但由于初中生在身体、心理和知识储备、生活阅历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不仅要成为实践类项目的组织者,还需要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在实践类项目开展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的活动设计与规划;在项目推进中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调研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关键指导,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同时做好团队管理、时间管理、专家引进、修正建议等过程管理。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对实践内容进行深化与升华,保证项目活动的实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进行重构,生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案例链接

在“中华百年看天津”这一实践类项目开展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重点梳理了教材中天津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并提示其根据博物馆的讲解顺序,从抵御外辱、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个方面归纳天津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并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对于初次撰写研究报告的学生,笔者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等方面介绍其基本流程,并对资料的获取、筛选、整理等相关的历史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www.daowen.com)

通过经历这一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过程,学生对于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汇前沿这一曲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天津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近代天津在百年中国的历史地位的同时,培养了家国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