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研究:解析爽文时代

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研究:解析爽文时代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规矩,立秩序。《大逆之门》的重点不在家族规矩或家天下秩序,而是在于江湖、庙堂和修行世界的规矩与秩序。——知白《大逆之门》:第八章好与坏整部《大逆之门》,从一开篇,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讲规矩,立秩序”的理念和立场,并赋予主角安争以逆天改命、在人间和社会讲规矩、为天下立秩序的主角光环和爽文故事套路。靠强力成为世界秩序的缔造者,靠暴力维持这种秩序。

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研究:解析爽文时代

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定义《大逆之门》,甚至定性知白的系列作品,或许我们慎重选择的第一个(组)关键词,就是:规矩和秩序。

讲规矩,立秩序。它可以分为好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家国秩序”——从家庭到家族的三规(规定、规矩、规则),再到家·国或家·天下秩序的三定(定准则、定公约、定契约)。

从《争霸天下》到《长宁帝军》,其实都是以此为核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际伦理之下,以霸道与王道之争为内核。

《大逆之门》的重点不在家族规矩或家天下秩序,而是在于江湖、庙堂和修行世界的规矩与秩序。这就是第二个层面。

从传统社会历史到虚拟幻想世界,它遵循的其实就是“强者为王”“血酬”“大复仇”等游戏规则,是谓“人道”之争。

在此基础上,其实是“人与天道之争”,所谓“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道修行,就是与天争命、争运、争道。是谓“逆天改命”或“逆运改道”——这其实就是社会、人类、世界甚至整个宇宙万物众生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之争。

“六先生,还有一个问题。”

安争又喊了一句:“为什么好人做事就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管着?什么秩序啊,什么法则啊,这些都把好人行事约束得死死的。而坏人呢,就能无视任何规矩,肆无忌惮地做事。所以这个世界上,到底应该好人当道还是坏人当道?所以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公平?”

这次寇六站住了,站在那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摇了摇头:“如果好人可以为所欲为,还是好人吗?”

安争回答:“那就要看,初心还在不在了。”

寇六没有再说话,快步离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安争的话触及了他心中的某些软弱之处,看起来他走得极为匆忙,脚步很快也很乱。对于一个体术已经有了不俗境界的人来说,怎么可能会连走路都不稳了?所以安争在看着寇六离开的时候,眼神里出现了一些很复杂的意味。

等寇六离开之后,安争一脚将那大箱子踹翻。需要几个壮汉抬来的大箱子被他一脚踹得翻滚出去,银子洒了一地。安争用脚踢着,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银子围成一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圈。然后他搬了把椅子,放在圆圈的正中。

弄完了之后他把猫儿放进自己衣服里。这猫儿看起来以前应该是担惊受怕得久了,在安争身边变得有了安全感,所以极喜欢睡觉。安争摸了摸猫儿的头,轻声说道:“这世间有太多不公,可是规矩偏偏管不住坏人,只能管管好人。以后你跟着我,咱们用自己的方法来重建秩序——就从这幻世长居城开始吧。这里恶字当头,咱们先以恶除恶。有时候善行路,要行走在恶丛之中,披荆斩棘。给你取个名字,以后就叫小善。”

他回头看了一眼地上丢着的那把柴刀,忍不住微微摇头。

没有趁手的东西啊……将就吧。

——知白《大逆之门》:第八章 好与坏

整部《大逆之门》,从一开篇,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讲规矩,立秩序”的理念和立场,并赋予主角安争以逆天改命(从“方争”转世为“安争”)、在人间和社会讲规矩、为天下立秩序(天命所归)的主角光环和爽文故事套路。

唯一不能够确定的是,安争最终将用什么方式,来重新创建、确立和守护这种规矩与秩序?是以既有是非、对错、善恶等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来守护公平正义之理念?还是以恶制恶、以暴制暴、以杀止杀……的方式,来重新匡护公平、正义?

整个开篇,都是安争这种理念之道与路的自我拷问、质疑与思辨。

正是这种拷问、质疑与思辨,让《大逆之门》的开篇,具有了浓厚的哲学色彩,或者说思考底蕴——虽然,它确实是一部爽文。

爽文亦可以思考哲学命题。这种思考居然贯穿于整部《大逆之门》的爽文故事之中。

安争的心里一瞬间就充满了恐惧。

自己要变成青莲了吗?可是自己一直在做的都是和青莲完全不同的事情啊。自己改变了青莲制定的一切规则;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把这个世界朝着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带;自己一直……

安争猛地一惊,一瞬间脑门上的汗水就流了下来。

这么久了,我都干了些什么?

那是自己的梦想!没错,那一直都是自己的梦想。靠强力成为世界秩序的缔造者,靠暴力维持这种秩序。可是那不是像现在,不是这个地方!(www.daowen.com)

……

“你好狠的心!”

之前那个壮硕的仙人愤怒地说道:“你不只是对我们心狠,你对你自己也一样的狠!这些都是你的心血,你真的要毁掉吗?!”

安争的脸扭曲着,看起来格外的狰狞:“没错,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心血!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梦想!但是这里的一切,不应该存在于这里。”

他手举破军剑指向天穹:“我就是要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以我的手段来镇压一切恶事恶人,维持一个完美的秩序。但不是这里,这里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已。我要做的,是将真实的世界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一定能!我想做的,就一定能做成。将来我会站在天穹之上俯瞰大地,世界因我而存在。我在,则秩序在。我念,是天意。我怒,是天威!”

他跨步向前:“挡我者死!”

——知白《大逆之门》:第四百二十章 觉

前世方争是一个“执法者”,亦即按照某个秩序创建者和立法者(如大羲皇族大天境至强者)奠定与制定的规矩和规则,来执行律法、维护秩序,甚至匡护天下的公平、正义、是非、善恶。

也就是说,他的职责与使命,是将一切“至恶之人”绳之以法,维护“好人的世界”——这种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黑与白、对与错等二元对立、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界定、划分和区别对待,极其简单、直接、粗暴,却十分有效、有用。

至少,它让前世作为大羲执法衙门明法司首座的方争,从没有产生过思想混乱和精神动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恶人就是恶人,罪犯就是罪犯……标准简洁清晰,底线一目了然,执法的标尺也是直接实用。

方争拿着这把执法的标尺衡量坏人,审判罪恶,裁决恶人,衡量和裁判一切是非、对错、黑白和善恶,甚或整个人世间规矩与秩序时,都极为直接、简洁和有力。因此,他成了一个疾恶如仇的执法者,一个还人间净土审判者与裁决者,一个侠义衷肠、悲天悯人的秩序维护者。

然而,方争接受皇命、驰援皇子,却被己方同道者设伏狙击,身死道消,离魂寄体于恶人城少年安争之身,却成为所有事件以及价值取向和命运轨道的拐点。

率队狙杀方争的,不是一报还一报、被他追杀反过来追杀他的恶人,而是他一心一意要拯救的大羲皇子;

猎捕击杀方争的,亦不是十恶不赦、血腥复仇的对手,而是像他一样除恶务尽、誓要匡护天下公道与正义的同僚与队友;

击穿他至死捍卫的理念、秩序和规矩的,也不是那些破坏、颠覆和毁灭所谓善良、美好和正确等正向价值的敌人,而是那些和他一样同样肩负公平、正义和公道之职的执法者、守望者和审判者;

陈少白的性格怎么样,其实安争知道得很清楚。

在幻世长居城这个地方,大家族大势力的人之中可有一个好人?沧蛮山为什么会有幻世长居城,这大家都心知肚明。幽燕十六国那些个流亡的恶徒在这深山之中聚集成镇,然后逐渐发展成一座城池。这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演变,就是一部恶人史。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陈少白,能把自己手下如陈七那样的人训练得杀人不眨眼,他自身是什么样已经显而易见。

安争对这种人,不管少年还是成年又或者老年,从来不会有什么好感。他在大羲皇朝明法司的时候,每天做的事就是让这样的人过不好活不了。所以安争在大羲皇朝之中有多少仇敌,可能多到连安争自己都不清楚。因为在经过上次被伏击的事之后,安争才发现原来有些曾经认为可以和自己生死与共的朋友,才是最阴狠的仇人。

——知白《大逆之门》:第十七章 逆天改命

也就是说——

最想取方争性命的人,不是那些被他追杀的恶人,而是他忠诚守护的人;

最嫉恨他的人,不是那些势不两立的敌人,而是比敌人还充满敌意和恶意的队友;

把他所奉行的理念、规矩和秩序破坏与颠覆得最彻底的人,不是那些公平、正义和公道最大的违法者,而是那些像方争一样誓要守护一生一世的执法者……

一言以结之,真正捅其致命的罪魁祸首,不是正面对抗的恶人,而是把后背无条件交给对方的队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