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恩格斯画传:童年和学生时代回顾

恩格斯画传:童年和学生时代回顾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恩格斯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思想保守的纺织厂主,对子女施行严格的宗教教育。少年时代的恩格斯在母亲和外祖父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恩格斯在中学时代就十分注意观察社会现实生活。1837年,他迫于父命,辍学经商,进入父亲在巴门的公司工作。但这一切丝毫也没有影响恩格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恩格斯画传:童年和学生时代回顾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时属普鲁士王国)。这座城市位于伍珀河谷,与埃尔伯费尔德市毗连,是普鲁士纺织工业中心。巴门市所在的莱茵地区深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统治思想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同时,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受压迫的程度日益加深,因而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尖锐。恩格斯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

恩格斯家族是当地的纺织业世家。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思想保守的纺织厂主,对子女施行严格的宗教教育。伍珀河谷的资产阶级奉行基督教虔诚主义,千方百计禁锢人们的思想。家庭状况和社会氛围使恩格斯从小就萌生了反抗宗教压制和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理的激情。恩格斯的母亲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外祖父思想开明,知识广博。少年时代的恩格斯在母亲和外祖父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1829年,恩格斯开始在巴门市立学校接受启蒙教育。1834年,恩格斯进入埃尔伯费尔德文科中学继续学习。这所中学是普鲁士最好的学校之一,一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精神的教师使恩格斯开阔了视野和胸襟。他智力出众,学习刻苦,在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哲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恩格斯在中学时代就十分注意观察社会现实生活。他目睹了工厂主的残酷和虚伪,体会到劳动者的艰难和痛苦。社会生活的尖锐矛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对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苦大众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工厂主的贪得无厌和传教士的欺骗行径怀着强烈的憎恶。在文学习作中,恩格斯表达了为争取自由独立、反对压迫奴役而斗争的理想。

恩格斯希望在中学毕业后升入大学,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837年,他迫于父命,辍学经商,进入父亲在巴门的公司工作。学业的中断使恩格斯十分苦闷,但并没有动摇他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从此他开始了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求索的艰辛历程。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时属普鲁士王国)。这座城市位于伍珀河谷,1930年与毗邻的埃尔伯费尔德合并为伍珀塔尔市。当时,整个德国还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之下,农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而恩格斯的故乡所在的莱茵地区却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迅速地出现了较为繁荣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力量和进步思想。19世纪上半叶,伍珀河谷逐步发展成为普鲁士纺织工业中心,被称做“德国的曼彻斯特”。(01-03)

01.1840年前后的巴门

02.1840年前后的埃尔伯费尔德

03.伍珀塔尔市今貌

16世纪以后,恩格斯家族定居巴门贝格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这个家族中,普鲁士的封建传统和宗教观念根深蒂固。恩格斯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著名的企业家,父亲是擅长经营的工厂主,但思想保守,笃信宗教,向子女们灌输基督教虔诚主义思想,要求他们无条件地恪守宗教教义。恩格斯的母亲出生于一个语言学家的家庭,为人正直,待人和善,热爱艺术,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恩格斯的父母育有九个孩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家中的长子。(04-13)

04.恩格斯家族在恩格斯基兴的工厂,远处是他们的住所。

05.恩格斯家族族徽

06.恩格斯的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796—1860)和母亲伊丽莎白(爱利莎)·弗兰契斯卡·毛里齐亚·恩格斯,父姓范·哈尔(1797—1873)。

07.恩格斯家谱

08.恩格斯的出生证书

09.恩格斯的父亲在《埃尔伯费尔德日报》上刊登的恩格斯的出生通告:“昨晚,我亲爱的妻子顺利地生了一个健康男婴。1820年11月29日于巴门。”

10.巴门市布鲁赫街173号,恩格斯在这里诞生并度过童年。

11.恩格斯出生的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现在原处竖立着一块纪念石碑,上面写着:“此处是我市伟大的儿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的房屋原址,他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

12.恩格斯故居纪念馆(恩格斯的父亲出生的房子),位于伍珀塔尔市恩格斯街10号。

13.矗立在恩格斯故居纪念馆广场的恩格斯塑像(2014年6月中国政府赠送,作者曾成钢。)

亲爱的外祖父,你对我们总是那样和蔼可亲,

每当出现坎坷,你总是扶助我们向前行进!

——恩格斯《献给我的外祖父》

恩格斯的外祖父伯恩哈德·范·哈尔是一位语言学家,知识广博,思想开明,曾担任哈姆文科中学校长。他经常向恩格斯介绍古代的英雄传奇、著名的文学作品和各国的历史知识,使幼年的恩格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14-15)(www.daowen.com)

14.少年时代的恩格斯(中国画) 高莽

15.恩格斯的外祖父伯恩哈德·范·哈尔(1760—1837)

1829年,恩格斯进入巴门市立学校读书。1834年秋,恩格斯进入埃尔伯费尔德文科中学学习。这是普鲁士最好的学校之一,有一批学识渊博、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在这里任教。在他们的引导和启发下,恩格斯接受了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教育,产生了对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热烈向往。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锲而不舍地积累各种切实有用的知识,努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课余时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广泛阅读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16-18)

16.巴门市立学校

17.恩格斯用过的教科书

18.埃尔伯费尔德文科中学

我看到远方闪烁着光芒,

那是一个个美好的形象,

就像点点繁星穿透云雾

放射出清纯淡远的柔光。

——恩格斯《我看到远方闪烁着光芒》

在刻苦求知、认真思考的过程中,恩格斯对封建思想和宗教观念的反抗意识日益鲜明。他潜心阅读被基督教虔诚主义列为“禁书”的优秀作品,从古代、近代和当代的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著作中汲取智慧,受到教益。他满怀热情地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在《我看到远方闪烁着光芒》这首诗中,他描绘了许多不畏强暴、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的英雄形象;在《海盗的故事》这篇小说中,他表达了对被压迫民族英勇斗争的同情和支持。他的思想倾向引起了父亲的担忧、焦虑和强烈不满,由此导致父子关系十分紧张。但这一切丝毫也没有影响恩格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19-21)

19.恩格斯写的诗歌《我看到远方闪烁着光芒》

20.恩格斯的古代史笔记

21.恩格斯在古代史笔记本上作的画

恩格斯出生的家庭在社会上极有地位。也许这种家族还从来不曾有过像他那样在生活道路上完全和家世背道而驰的子弟。

——爱琳娜·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中学时代的恩格斯十分注意观察社会现实状况。他虽然出身于富裕家庭,但他对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苦大众寄予深切的同情。他亲眼看到工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看到童工们受到残酷野蛮的奴役,心中感到无比愤慨,同时对工厂主的卑劣行径和传教士的无耻欺骗怀着满腔的憎恨。出于同情,恩格斯常常把自己积攒的钱分文不剩地送给穷人。这些举动引起了伍珀河谷“上流社会”的议论和不安;恩格斯父亲心中的忧虑更是日益加深。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常常为这个总的说来还很不错的孩子感到担心”,看来他“没有学会无条件地服从”。(22)

22.上学路上(油画)邓澍

恩格斯原本打算中学毕业后继续进大学深造,以便为实现理想进一步积累知识。但他的父亲认为儿子在继续求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异端”思想的“诱惑”,以致误入“歧途”,于是决定让恩格斯在中学毕业前退学,去学习经商。就这样,恩格斯不得不于1837年9月离开学校,进入父亲在巴门开办的公司,当一名办事员。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年轻的恩格斯感到十分苦闷,但他没有消沉。他接受了命运的挑战,毅然走上了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探求真理的艰辛道路。(23-24)

23.1837年恩格斯受坚信礼的证书。坚信礼(亦译“坚振礼”)是基督教会为受过洗礼的青少年举行的仪式,旨在让他们坚定宗教信仰、恪守各种教规。青年恩格斯虽然领受了坚信礼,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怀着抵制基督教虔诚主义的情绪,并开始对宗教的无上权威产生怀疑。

24.恩格斯的肄业证书。埃尔伯费尔德文科中学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在证书中称赞恩格斯“操行优异”,“资质很高”,有“独立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