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国防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新兴技术管理

中国国防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新兴技术管理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兴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兴技术的产生、演化及评估。MDO是通过数值计算来进行多学科问

中国国防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新兴技术管理

1.国防项目的技术选择问题

国防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国防项目技术体系必须与武器系统使用要求相匹配、必须与军工核心能力相匹配,并且各种技术体系间必须互相匹配,每一种技术内部的各个环节也要互相匹配,以保持武器系统或国防建设的系统最优。

技术是一个系统,技术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及他们的匹配,使用系统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合理折中”的原则,技术本身就是折中的产物,技术选择必须要折中,折中具有方法论意义。新技术以原有技术体系为基础,新技术在某个环节上产生,又会打破原有技术系统的平衡状态,或者说与原有系统的其他环节不相匹配,否则它就不能称为新技术或更先进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技术选择,既要保持协调发展,又要不断创新发展。

技术演化也具有生命周期属性,包括孕育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之后可能又有三种情况,即继续稳定、孕育新的飞跃、衰退下去。国防项目要特别重视技术的时效选择,以确保技术的功能、投入和整体效益。技术选择主要包括:技术的符合性、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成熟性。

2.国防项目的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国防科技工业是高科技产业聚集地,现代化武器装备是高科技的产物。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和保证武器装备的技战水平,国防项目实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同时也必须做好技术保护工作。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以及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两大环节。

国防重大项目均属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活动绝非简单的线性递进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新链条,而是一个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开发,同时强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技术的应用,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来理解技术创新,做1+1>2的加法,并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通过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应用创新的拉动,形成良好互动推动国防科技创新。

由于国防的特殊要求,国防项目的技术保护也是必需的,包括技术选择、技术鉴定、技术应用都必须坚持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一切工作过程始终要坚持安全保密,做好技术保护和防止失窃事件的发生。

3.新兴技术及技术管理

新兴技术的本质是变革,变革带来新兴技术,并由此孕育管理新兴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其特征包括:

●不确定性特征。

●创造性毁灭特征。

●“赢者通吃”特征。

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新兴技术的产生、演化及评估。

●新兴市场的识别及拓展。

●新兴技术的战略研究。

●新兴技术管理的组织创新。

●新兴技术的融投资管理。

●新兴技术的知识管理。

4.实施技术管理的主要方法

技术管理需要一个和谐团队,对所承担的项目技术内容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方法正开始向多样化、微观化、定量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1)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战略决策技术,是用于科学、技术和产品战略性规划的方法。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是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未来延伸的看法。该看法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和最显著的技术变化的驾驭者的看法。

一般是采用绘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可成为这一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的一个详细目录。技术路线图有助于识别某个产业具有高潜力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有助于识别事业所需的、可实现的关键技术;有助于就进一步的技术研发项目和计划达成一致;有助于在一个框架内调整组织间的研发和研发投入水平;有助于确定从技术开发到市场应用的相关步骤。

技术路线图的实施主要包括七个步骤:

●确定技术路线图的主要产品。

●确定系统关键需求与目标。

●确定主要技术领域。(www.daowen.com)

●确定技术驱动及目标。

●确定替代性技术与时间表。

●确定需要推进的替代性技术。

●建立技术路线图报告。

(2)模型与建模方法

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可以建立截然不同的模型。比如,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反映研究对象的不同的特征、不同的侧面,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又如,在相同研究目的的情况下,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也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用来反映不同的评估考察的因素、研究侧重点和价值取向。模型可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模型:不同研究系统之间在集合、逻辑和过程等方面具有相似规律,相似模型就是为研究这些相似规律而建立的模型。比如,飞行器风洞实验模型和地球仪都是相似模型。

●原样模型:是一种实物形态的模型,是在工程开发的末期建立的,在结构和过程方面与目的工程基本相同。经过对原样模型的实验改进和完善,即可得到所要开发的目的工程。比如,新产品的样机就是原样模型。

数学模型:指借助数学语言,运用数学公式和符号而建立起来的研究对象系统的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建模可以利用数学的抽象化、公理化的概念和方法,使研究系统模型的体系非常严谨。

●图形模型:图形模型能够表达的内容比较丰富,是制造业建模技术中主要使用的模型技术。图形模型主要有图画、草图、框图、逻辑图、工程图和图论图等。在制造业中比较常用的建模方法有IDEF(数据元素框架)方法和UML(统一建模语言)方法,数字化中常用的建模主要有产品建模、企业建模和过程建模三种。

(3)仿真方法

仿真(Simulation),通常被人们称作“模拟”,指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研究一个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仿真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数学模型或部分实物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研究。

(4)优化方法

在优化问题中,追求的目标称之为优化目标,如果优化目标可以用函数表达,则该函数被称为目标函数。国防项目更加注重的是多学科设计优化。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方法,是通过研究复杂工程系统和子系统交互影响协同作用,应用于复杂工程系统与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MDO是通过数值计算来进行多学科问题的分析、综合权衡和求解选优的。在工程应用上,现代MDO方法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系统工程应用的技术,功能上有优化数学模型建立、优化规划、数值计算与分析、优化结果仿真试验分析、设计结果数值的可靠性分析、设计变量优化选择决策等,可提高设计质量、设计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5)集成方法

集成就是按照系统工程思想将相关要素进行融合,通过集成,可以减少数据冗余,实现信息共享;便于对数据进行合理规划和分布;便于进行规模优化;便于并行工程的组织实施;有利于保证企业数据的唯一性。按照集成的内容,集成可以划分为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及知识集成。按照集成的空间,项目级集成分为单项目内技术集成和项目群的多项目群成,企业级集成可分为企业内集成与企业间集成。

5.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国防项目技术状态管理对国防项目交付物的技术性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跟踪和控制项目技术状态的变更,其目的是保证项目能最终满足用户的要求。国防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是全面反映出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及满足其物理的、功能的要求的状况并形成文件,同时确保所有人员在项目寿命周期内能够使用正确的文件。

国防项目技术状态管理流程见图16-3。

978-7-111-57589-4-Part03-29.jpg

16-3 国防项目技术状态管理流程

国防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的过程包括四项相互关联的活动: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1)技术状态标识是指明确产品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目,将技术状态项目的物理特性、功能特性以及接口和随后的更改形成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准(即冻结状态)。技术状态标识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基础。

(2)在技术状态文件正式确定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作的基线的活动为技术状态控制。它对产品及其组成工程更改而影响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相关接口基线系统地评价、协调、审批和实施在研制周期内得到系统地控制。

(3)技术状态纪实是指对所建立的技术状态文件资料的更改状况和已经批准更改的实施情况所做的记录和报告。它开始于技术状态文件资料初次形成之时,是对技术状态基线进行追溯比较的依据。技术状态记录一般供内部使用,技术状态报告一般供外部使用。

(4)技术状态审核是指为确定技术状态项目符合其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检查。在技术状态被认可之前,为确保产品能符合合同或规定的要求以及产品的技术文件能够准确地反映产品,应开展技术状态审核工作。技术状态审核一般分为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两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