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驱除五毒的妙招?中国传统节日揭秘!

驱除五毒的妙招?中国传统节日揭秘!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毒邪”,民间形象地解释为“五毒”。端午节驱“五毒”的真实用意,其实是提醒人们防害防病。民间也有在衣饰上绣制“五毒”,或在饼上缀“五毒”图案食用的习俗,均含驱除之意。此外,在我国民间还有不少地区采用剪贴“彩葫芦”的形式来驱除“五毒”。彩葫芦收“五毒”为了照顾那些家中没人会剪纸的人家,每到农历四月末,市上就会有卖“葫芦花”的。端午节驱“五毒”的习俗,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除害防病的愿望。

驱除五毒的妙招?中国传统节日揭秘!

农历五月是整个热季的开端,蛇虫开始活跃,魑魅魍魉也会猖獗,会给人们特别是孩子带来灾难。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农历五月是一个毒月,而五日更是毒月中的最毒之日。因此,必须在五月端午这天集中地消灾防毒。

于是,除了祭祀与纪念之外,驱毒除邪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毒邪”,民间形象地解释为“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蛇、蟾蜍和壁虎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的真实用意,其实是提醒人们防害防病。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因而民间要用各种方法来避免“五毒”之害。

五毒挂片 陕西凤翔泥塑

在端午这天,人们大都会在室内贴“五毒图”,即以红纸印画5种毒物,再用5根针刺于“五毒”之上,认为这样毒物会被刺死,再也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的遗俗。民间也有在衣饰上绣制“五毒”,或在饼上缀“五毒”图案食用的习俗,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则做“五毒”剪纸,贴在门、窗、炕头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在我国浙江的一些地区,还有画老虎或缝制布老虎的习俗,以此借“百兽之王”来镇“五毒”。

此外,在我国民间还有不少地区采用剪贴“彩葫芦”的形式来驱除“五毒”。所谓“彩葫芦”,就是用彩纸剪成葫芦的形状,上面大都刻有“五毒”的形象。

驱五毒(www.daowen.com)

东北地区的彩葫芦有纸剪的,也有用浆糊粘贴的。有圆形、方形、菱形等各种式样,下缀彩穗。在端午节当天,人们将彩葫芦倒粘在门槛上,到午后揭下来丢掉,民间俗信认为可以泄毒气。

福建部分地区的习俗与东北类似,早晨将彩纸剪成的彩葫芦倒贴在门上,寓意“毒气倒出之意”。将彩葫芦揭下来扔掉。

彩葫芦收“五毒”

为了照顾那些家中没人会剪纸的人家,每到农历四月末,市上就会有卖“葫芦花”的。商贩们四处吆喝:“葫芦花,拣样儿挑——”

这种“葫芦花”就是彩葫芦,贴在一张白纸上。他们除了卖“葫芦花”,还出售其他应时剪纸,如朱砂钟馗像、纸老虎,以及单张“五毒图”等等。而且在端午节这天,老北京的一些馒头铺,还纷纷售卖应节食品——五毒饼。

端午节驱“五毒”的习俗,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除害防病的愿望。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它的基本精神,开展夏季清洁卫生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