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中课标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建议

高中课标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建议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计划》的提出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也为英语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本身需要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

高中课标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而英语作为我国十二年基础教育阶段乃至大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学科带来的丰富资源,这对当代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利用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海量学习资源,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英语学习途径

2018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此《计划》明确提出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此《计划》的提出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也为英语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使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以《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3的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Reading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与幽默有关的英文小故事,让学生理解英文中的幽默。其次,教师在讲解课文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时,可以先向学生呈现一些与卓别林有关的影视作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主题上,再搜集一些卓别林的生平信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这对于学生深度理解文章有重要意义。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一些关于幽默的英文表达,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文化,拓宽眼界,更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除此之外,学习英语还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兼容并包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www.daowen.com)

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如借助网络课件,创设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英语音频、视频资料,把学生带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文风光、历史地理,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是当代英语教学的普遍趋势,是提升英语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互联网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了平台。在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呈现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素材,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但教师也应该看到,互联网上的海量学习资源并非全是科学有效的,这需要教师在搜集这些学习资料时精心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教师本身需要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实时性、互动性、个性化和大数据等特点,它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网络互联。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尝试:第一,建立英语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微助教、课堂派、Moodle、微课等工具建立英语学习平台,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建立师生教学互动共同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平台,建立师生互动共同体,如微信群、QQ群等。通过互动工具,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请教,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交流。第三,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建立教学管理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跟踪、监控、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分析并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

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从而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以至于一些本来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也要运用大量复杂的媒体形式来呈现,这显然是大可不必的。正如电化教育的发展没有将粉笔和黑板排挤出课堂一样,信息技术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认真思考和探索两者的最佳结合方式,达到高效、简洁的统一,在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手段时,应注意适时、适度、适量、适龄等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