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瑶族饮食风俗揭秘-饮食民俗

瑶族饮食风俗揭秘-饮食民俗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八酿”是瑶族人民对酿制食品的概称。每一种酿都带有原料本身特有的香味,与肉香、葱香合在一起,香气扑鼻,美味可口,颇为瑶族人民喜爱。而酿食又是以豆腐酿为主的各种酿丸,最具特色的是“瑶家十八酿”。瑶家十八酿不是名菜,也不是珍品,但它是江华瑶家人饮食的名片。江华山区瘴气多、湿气重,山村的瑶族人家家都制酒,并以饮酒为习,以酒待客便为常事。

瑶族饮食风俗揭秘-饮食民俗

访谈时间:2019年2月5日。

访谈地点: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

访谈方式:结构式访谈。

访谈对象:欧朝毅(男,68岁,瑶族,农民)。

访谈员:杨雯(瑶族,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学生)。

访谈内容:

问:本民族主食素食、肉禽水产的种类有哪些?常用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答:瑶家腊肉荷叶米粉肉等,在江华的饮食中,瑶家十八酿是比较特别,也是比较出名的。“十八酿”是瑶族人民对酿制食品的概称。有水豆腐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魔芋豆腐酿、竹笋酿、辣椒酿、茄子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蛋酿、香菇酿、苦瓜酿、蒜头酿等,各个地方叫法不一。素食和肉禽水产没有什么特别的,和大家吃的都差不多。

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有哪些?常用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答:酿是瑶族人民一种特别的烹饪方法,酿馅的做法是将猪瘦肉切成条条拌入适量葱花、糯米及其他配料剁成肉泥,再酿入蔬菜瓜果和豆制品及猪肝、猪网油、猪肠等物中。每一种酿都带有原料本身特有的香味,与肉香、葱香合在一起,香气扑鼻,美味可口,颇为瑶族人民喜爱。而酿食又是以豆腐酿为主的各种酿丸,最具特色的是“瑶家十八酿”。瑶家十八酿不是名菜,也不是珍品,但它是江华瑶家人饮食的名片。瑶家十八酿,其实是瑶家人的家常菜。瑶家人的餐桌上,最兴酿丸。学会做各色酿丸,也是家常手艺。

问:本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逢年过节有哪些饮食习俗?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什么?制作方法是什么样的?(www.daowen.com)

答:瑶族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耍歌堂、赶鸟节等。

盘王节:瑶族人为了纪念祖先,将农历十月十六日定为盘王节。瑶族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风神等,在从事生产活动时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灵。

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是用大炒锅煮,这样煮出来的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有些地方的瑶族人四月初八还要煮乌米饭。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乌饭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在姑娘们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宗教信仰复杂,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问:在待客、走亲访友等社会交往活动中,有哪些饮食习俗?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什么?制作方法是什么样的?

答:“进屋即是客。”江华山区瘴气多、湿气重,山村的瑶族人家家都制酒,并以饮酒为习,以酒待客便为常事。以瓜箪酒最为有名,它堪称瑶家人招待贵客的佳酿。其原料细粮、杂粮都可,经蒸煮发酵窑藏。来客时将窑料加泉水放入鼎锅,架在火塘上煮至翻滚,用瓜箪(葫芦瓜瓢)舀酒。

问:日常、待客、节日、婚丧嫁娶、人情往来,制作和品尝食物的禁忌有哪些?

答:瑶族忌食狗肉,忌伐古木,将其尊为树神,敬火神,打猎时忌脱衣服,伐木时忌拿错别人的工具,忌泼洒粮食,忌坐门槛,忌穿草鞋上楼等。款待客人时,鸡、肉、鱼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客人和家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长鼓舞是瑶族特有的民族舞蹈,有七十二套,多为二男二女合舞,有盘古长鼓舞、羊角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等,此外还有“度曼尼”、关刀舞、穿灯舞等各种舞蹈十余种。

问:举例说出您最喜欢的传统美食,谈谈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豆腐酿,腊肉。从小的饮食习惯,养成了爱吃辣的饮食风格,爱吃辣,无辣不欢,对性格方面也有所影响,人比较开朗、活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