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玩具与教育意义简介

中国古代玩具与教育意义简介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玩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泥陶类玩具:泥球、陶俑、人像面具、动物陶器等;音响类玩具:哨子、空竹、拨浪鼓等;动作类玩具:风筝、走马灯等。古代儿童玩具的特点如下:玩具与游戏相结合;材质便宜多样,玩法简单有趣;科技含量较低;种类繁多,蕴含教育意义。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4.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是王应麟所撰写的()。

中国古代玩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泥陶类玩具:泥球、陶俑、人像面具、动物陶器等;(2)音响类玩具:哨子、空竹、拨浪鼓等;(3)动作类玩具:风筝、走马灯等。

古代儿童玩具的特点如下:(1)玩具与游戏相结合;(2)材质便宜多样,玩法简单有趣;(3)科技含量较低;(4)种类繁多,蕴含教育意义。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我国古代宫廷教育特有的内容和方式,即通过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来培养君主继承人;能明白古代社会家庭的主要职责和学前教育实施情况;掌握胎教的演变历程及积累的丰富经验;了解我国古代各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

真题模拟

1.南朝周兴嗣所著的儿童识字类教材是()。

A.《千字文》 B.《三字经》 C.《急就篇》 D.《蒙求》

2.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

A.隋代 B.北宋 C.唐代 D.两汉

3.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4.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是王应麟所撰写的()。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5.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的职责的制度是()。

A.三公制 B.三母制 C.三少制 D.三太制(https://www.daowen.com)

6.古代儿童接受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

A.礼教 B.幼仪 C.环境教育 D.能力培养

7.《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择邻的故事,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原则。

A.及早施教 B.风化陶染 C.量资循序 D.慈严结合

8.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

A.夏 B.西周 C.商 D.春秋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

A.监督法 B.猴戏法 C.瘦身法 D.小劳法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

2.简述古代胎教的内容和方法。

3.简述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参考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