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罗马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古罗马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罗马的教育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他们把大批希腊战俘带到罗马,让其中有学问的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于是,罗马逐渐形成一套希腊学校模式但又带有罗马特色的学校教育系统。这里所说的帝国时期的教育,是指罗马帝国分裂以前的教育。不过古罗马文化的成就偏重于应用科学方面,在哲学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则远远落后于古希腊文化。

古罗马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公元前8世纪前后,意大利中部的拉丁部落联合附近其他部落,在第聂伯河口建立罗马城,并逐渐形成罗马城邦国家。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末期,史称罗马王政时代,是古罗马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到公元前509年,这个过渡完成,古罗马成为一个奴隶制国家,进入共和时期。

(一)共和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早期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初,史称罗马共和早期,这一时期贯穿着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经过200多年的斗争,氏族贵族的特权逐渐废除,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这一时期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尚不发达。这种经济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男孩主要由父亲进行教育,女孩主要由母亲进行教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实践。父亲带领男孩去田间劳动,也带他们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男孩学会了干各种农活,也学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本领。贵族子弟则跟随其父亲学习处理农庄的管理事务和有关司法方面的问题。

这时的教育对读、写、算不够重视,但很重视宗教道德教育,特别对传统美德的教育十分重视,注重对孩子进行孝顺、爱国、守法、勇敢、诚实、谨慎等美德的教育。罗马人体育也很重视,但也是在家庭中由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没有专门的体育学校。男孩到16岁,可以到军中服役,贵族子弟则往往到一位显贵门下接受教育。

2.共和后期的教育(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30年,罗马进入共和后期。由于内部阶级斗争的缓和、经济的发展,罗马国力日渐雄厚,于是大举向外扩张,很快征服了意大利全境,接着打败了海上强国迦太基,彻底消灭了马其顿的势力,并征服了希腊,成为西起大西洋沿岸,东到小亚细亚,囊括欧、亚、非广大地区,独霸整个地中海的大国。(www.daowen.com)

通过野蛮的扩张和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罗马的教育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罗马这时在军事上是强大的,但在文化上却远远落后于希腊。在征服希腊以后,罗马人开始大量吸收希腊文化。他们把大批希腊战俘带到罗马,让其中有学问的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许多希腊人为了谋生,也大批涌进罗马,在那里开办学校,传播文化。于是,罗马逐渐形成一套希腊学校模式但又带有罗马特色的学校教育系统。

培养雄辩家成为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家庭中出现了乳母、希腊保姆以及希腊教仆,他们共同照管孩子,帮助儿童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阅读、书写、计算等课程。儿童从7岁至12岁接受初等教育,施行初等教育的学校叫小学。儿童在小学主要学习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要接受道德教育。罗马的小学都十分简陋,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正式的校舍,只在简陋的棚子下上课,甚至露天上课。学校一般也没有课桌,学生只能把蜡板放在膝上书写。教师收入菲薄,地位低下。条件稍好的小学则收费昂贵,只有富人的孩子才上得起。一般贵族或富豪人家很少把孩子送进小学学习,而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里教育子女。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

从公元前30年起,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则一直延续到公元1453年。这里所说的帝国时期的教育,是指罗马帝国分裂以前的教育。

进入帝国时期的头二百年,罗马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是帝国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文化和教育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帝国时期的文化,在原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并综合了古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形成灿烂的古罗马文化,在建筑学、医学、农学、法学、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不过古罗马文化的成就偏重于应用科学方面,在哲学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则远远落后于古希腊文化。

帝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大体沿袭共和后期的旧制,但也有一些发展和变化。罗马统治者为了有效地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的人民,改变了以培养有教养的雄辩家为主的教育目的,而着重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进行文化思想灌输的教师,教育成为巩固帝国统治的工具。此时,帝国建立了一套国家教育管理体系,把一切教育都置于国家监督之下,教师享有一定的特权。在这种情况下,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也变成了一种忠实执行皇帝意志的工具,对不同阶级的儿童灌输不同的思想意识。贵族子弟从小就被培养成自命不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未来统治者;劳动群众的后代则被训练成唯命是从的帝国顺民。这是西方双轨制教育模式的开端。

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产生。为了宣传教义,基督教进行了一些教育活动,建立了自己的学校。最早出现的基督教学校是教义问答学校,有初级教义问答学校和高级教义问答学校两种。这时的教义问答学校除学习基督教教义以外,还要学习一些文化科学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