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历史回顾

德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历史回顾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德国的学前教育深受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影响,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观念,即倡导“自由发展”“自我教育”,注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游戏与活动,努力使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发展体力、智力和道德感。德国学校几乎都是公立的和免费的,但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要根据家庭收入多少来收费。

德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其历史回顾

(一)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

德国学前教育深受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影响,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观念,即倡导“自由发展”“自我教育”,注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重视游戏与活动,努力使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发展体力、智力和道德感。各州在学前教育指导思想上不完全一致,但是有很多共识:认为幼儿园是协助家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应为培养幼儿优良的个性和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德国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语言教学,包括说、听、绘画、看图说话、唱歌、游戏活动等;另一类是对幼儿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色彩、形态、数量、时间等概念的辨别能力的训练。在教育方法上,幼儿园除采纳福禄培尔的基本方法外,还吸取杜威的主张和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从做中学,注重丰富多彩的游戏,注重音乐教学,注重实际操作。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幼儿园主张个别教学、小组活动,不要求组织全班儿童进行集体教学。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名目繁多,形式各异,达30多种,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六类:(1)传统幼儿园。传统幼儿园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收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可分为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独立自主幼儿园,实行混龄编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2)幼儿俱乐部、游戏所和儿童店。幼儿俱乐部、游戏所主要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儿童店是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3)以教育家名字命名的幼儿园,如裴斯泰洛齐幼儿园、福禄培尔幼儿园、蒙台梭利幼儿园等。(4)学校附设幼儿园和学前班,适合那些年龄已满或将达到6周岁但智力与体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在这里他们接受一年特别训练,为进入基础学校做准备。(5)特殊幼儿园。它是为残障幼儿提供必要教育的场所,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6)其他托幼机构,如托儿所和父母管理中心等。(www.daowen.com)

德国学前教育具有保育和社会福利性质,其法律基础是《青少年福利法》,不属于公共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在联邦一级,由联邦青年、家庭和妇女部制定学前教育指导方针;在州一级,主要由社会部和卫生部管辖,少数由文化部代管;具体到地方,则由地方青少年福利局管理。国家对幼儿园的监督也由福利局执行。德国学校几乎都是公立的和免费的,但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要根据家庭收入多少来收费。另外,政府和民间资本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非常可观。德国幼儿园数量很多,西部11州幼儿园规模较小,一般不超过80人;而东部幼儿入园率较高、幼儿园规模大,平均每所幼儿园有642名儿童。

(三)学前教师的培养

德国学前教师训练等级性很强,一般分为训练学院、技术学院和大学三个层次,但各州学前师资训练计划和内容五花八门。大学培养学前教育机构中为数很少的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四年、学术性很强的“社会专科教育”专业训练;技术学院培养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为期三年的“社会教育专科学校”培训;培训学院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时间为1~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