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情感的味道: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思考

情感的味道: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尾“我想念昆明的雨”,深情语调中,偏重“想念”的情感抒发。这一些美好的景、事、人,明亮地丰满着作者的记忆,回应了开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缅桂是大树!”——多句使用感叹号,表达了对昆明雨季里景物的强烈喜爱。学生自由朗读,力求读出作者对干巴菌的情感起伏。

情感的味道: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思考

1.作者对昆明的雨有怎样的情感

讨论归纳:喜爱、怀念。

2.这种喜爱和怀念之情从哪里渗透出来?分别找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体会情感的流泻并读出情感的流泻。

示例:

一句话——

(1)我想念昆明的雨。

抒情方法:开头、结尾反复抒情,淡而有味。

朗读指导:开头“我想念昆明的雨”,平稳语气中,重音偏向“昆明的雨”,进入回忆。结尾“我想念昆明的雨”,深情语调中,偏重“想念”的情感抒发。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抒情方法:通过雨给自己独特的感受抒情。

朗读指导:见前。

一个词——

“忘不了”——“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抒情方法:忘不了的不仅是那天的情味,还有肥大的仙人掌、好吃的与不太好吃的菌子、一点都不酸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莲花池边与友人的小酌……这一些美好的景、事、人,明亮地丰满着作者的记忆,回应了开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一个符号:感叹号——沉静、温润的语言却蕴含浓厚的情感。

“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www.daowen.com)

“昆明的缅桂是大树!”

“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

——多句使用感叹号,表达了对昆明雨季里景物的强烈喜爱。

一个段落: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1)学生自由朗读,力求读出作者对干巴菌的情感起伏。

(2)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强烈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问号表示怀疑,加感叹号表示强烈怀疑。

强烈排斥:颜色难看、形状难看,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给人难以下咽的感觉,确实令人怀疑能不能吃。

强烈赞美:“这东西这么好吃?!”抑到极点后再扬到极点,不仅凸显了干巴菌美味至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意料之外的喜悦和兴奋。

(3)生活中的惊喜在标点符号的作用下通过大起大落的情绪鲜活地再现出来。

(4)再读这一段文字,读出情感的起伏,读出作者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3.归纳情感的“味道”。

示例:念念不忘过往事,

字字句句总关情。

(设计意图:王安忆评汪曾祺:当你读他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深情的。本环节通过多个角度,从句子到词语到标点符号到段落,在语言的品析、玩味中体会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