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学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多样性

人学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多样性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种显著优势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的又一个郑重承诺,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

人学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多样性

7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努力地、自觉地探索和坚持中国式的现代化新路。这条新路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又立足当代实际;既借鉴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又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5]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体现在我们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不动摇。我们坚持改革,但决不为了迎合西方人的掌声,搞所谓的私有化。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我们的政策,敢于突破马克思的个别论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包括加强现代化规划、促进社会公平,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苏联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上现代化模式的重大突破,以及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制度具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26]。正是这种显著优势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根本上说,西方的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现代化,是导致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中国的现代化坚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不仅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也是现代化的价值主体和终极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7]这一新论断,也充分表明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取向和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强调,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的又一个郑重承诺,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8]

第二,从发展进程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而不是串联式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9]中国的赶超战略以及对西方的学习借鉴,使得中国并没有亦步亦趋,没有完整地、一个接一个地经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所有阶段,而具有鲜明的压缩性、并联式发展的特点,我们用短短7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0年走过的发展历程。(www.daowen.com)

第三,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而西方的现代化,特别是早期的现代化,则是单维的。包括马克思、马尔库塞在内的许多理论家曾批判西方早期的现代化造就了异化的、单维的人,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一极是物质文明的发展,一极是信仰缺失、价值式微,“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30]。不仅如此,西方的现代化在早期还把自然当作掠夺、征服的对象,在当前则努力向外转嫁环境成本。而中国共产党所推动的现代化则既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但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31],展示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系统地为我们擘画了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我们不但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而且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还要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对外掠夺的现代化,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是代表少数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既剥削国内的无产阶级,也大肆掠夺压榨殖民地。西方早期的现代化“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2]。虽然在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解放已经放弃昔日赤裸裸的殖民掠夺方式,但他们构建的不公平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依然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不但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也加剧了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除了中国和印度等少数新兴经济体获得快速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两极分化依然加剧。而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信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前我们虽然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不断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目前中国已经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显示,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33]

概言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34]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表明,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一种模式。“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