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情视角:借鉴与欣赏影视形式

学情视角:借鉴与欣赏影视形式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可以用典型影视片断为例子,训练学生鉴赏和学用艺术手法。优秀影视作品中以配角烘托主角的表现手法随处可见。影视作品通常以回忆的形式作“面”的呈现。(三)鉴赏构思,借鉴匠心很多影视佳作在总体或局部的构思方面匠心独具,很值得引导学生们鉴赏与借鉴。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中城北富商的千金杜冰雁与城东武师的闺女李玉湖,二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天出嫁。原来为了保护家人,阿玉丈夫

学情视角:借鉴与欣赏影视形式

(一)鉴赏技法,学以致用

优秀影视都有拍摄的脚本,其中很多就是精彩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用典型影视片断为例子,训练学生鉴赏和学用艺术手法。影视作品中经常会使用如下艺术手法:

1.对比。对比有横比和纵比之分,前者便于表现同一处境下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或一个人表里不一的表现,后者利于以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展示人物的变化或丰富的个性。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有精彩的纵比:萧平旌之前的冒失冲动、逍遥自在与父兄去世之后精干谋略、淡泊名利,莱阳小侯爷元启最初的正义担当、积极作为与黑化之后的阴险狡诈、野心隐忍,小皇帝元时先前的稚嫩盲从、优柔寡断与舅死母亡之后的果敢坚决、英明睿智……有出色的横比:叛军围攻皇城的紧急关头,小皇帝元时的惊慌无奈、皇太后萧氏的舍身护子、元启的凶相毕露、飞盏的无力回天、平旌的冷静远虑、岳将军的忠心耿耿……还有表里不一的反差对照:小侯爷表面的恭顺积极与内心的仇恨反叛、濮阳缨满口的全心利人与内心的恶毒复仇……

2.渲染。影视作品善于以渲染的方法烘托气氛、暗示情节和塑造人物。如常常以月亮钻进乌云里预示主人公或正面人物即将遭遇不顺,以雨后彩虹或云开日现表明困境已经过去,以风吹树林或飞沙走石交代意外的强势人物即将突然出现,以电闪雷鸣或惊涛骇浪映射人物内心世界的纠结波澜……

3.伏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为历代创作者所推崇,优秀影视作品中更是屡见不鲜。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小皇帝元时不顾母后和舅舅的阻拦,将长林王的军牌留给萧平旌,才有了后来危急关头平旌以军牌为信物召集长林军旧部勤王;全剧最终大决战前萧平旌告别蔺老阁主时,老阁主以梅长苏的手环相赠,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就是手环帮平旌挡住了致命一击。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写作规律,能在影视作品中找到丰富的例证,也必然促使学生在写作中活学活用。

4.铺垫。“天下文章在三乡,三乡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数我弟,我弟请我改文章。”这首打油诗传神地道出了铺垫的特点。优秀影视作品中以配角烘托主角的表现手法随处可见。如电视剧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出场之前,用几集的篇幅描述徐庶的过人才智,还通过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司马徽等人高度评价,充分蓄势之后才让诸葛亮出场,很好地突出了主要人物。

5.悬念。优秀影视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每每令人欲罢不能,悬念功不可没。如电视剧《两世欢》中一开篇景辞的母亲就遭到不明杀手追杀,究竟是何人所为?之后景辞又被人下药并割断脚筋,难道真是最信任的风眠晚所为吗?此后景辞又多次遭遇险境,究竟有什么阴谋……正是一系列无法预知的悬念牢牢地吸引着读者。当学生有了丰富的影视观看经验之后,稍加点拨就不难领会悬念的意义和使用要领了。

6.点面结合。“点”是一个具体的人、事或场景,“面”则是类似的更多的人、事或场景。前者旨在深度,后者旨在宽度。点面结合常常能充分而深刻地表现主题。影视作品通常以回忆的形式作“面”的呈现。如电视剧《锦衣之下》中男主人公陆绎在获悉女主人公袁今夏冒着生命危险用毒蛇咬伤培育血清的真相之后,回忆起袁今夏在鬼船上与自己生死与共、在龙胆村遭遇连番怪事时与自己齐心协力、在同倭寇的殊死搏斗中与自己的同生共死……这个片段中,回忆的内容就是“面”,与冒死相救这个“点”结合,就充分展现了袁今夏对陆绎的一片真心。

此外,影视作品常常以梦境实虚结合地表现人物,以回忆插叙相关的往事或场景,先展现结果再以倒叙的方式追溯成因,在矛盾冲突极其紧张的紧要关头却往往描述一些无关的舒缓情节造成张弛有度的效果……类似的影视表现手法如果领悟到位,完全可以用之于写作之中。

(二)品味语言,借鉴提升(www.daowen.com)

优秀影视作品中精彩的人物台词值得反复品鉴玩味,对于学生描写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无裨益。

1.激烈辩论。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正邪角色的终极较量,人物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和个性。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功败垂成的大反派萧元启在回应长林王的质疑时,毫无悔意地陈述了自己在国内备受冷落、被邻国视作棋子的不幸处境,为报父母大仇而不惜勾结敌国、阴谋造反的心迹,以及“成王败寇”的投机心态;萧平旌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对国家和宗室并无真心,只是一味抱怨、归咎于他人,完全缺乏长林王一家所坚守的爱国忠君、保境安民等美德。语言的交锋直接展现了二人截然不同的精神境界、聪明才智和个性品质,也揭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其必然结局。优秀影视作品中类似的精彩辩论不胜枚举,都能在精彩纷呈之中给人有益的示范和启发。

2.经典语言。常言道:“言为心声。”优秀影视作品常常能让人物三言两语就显露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电视剧《水浒传》中宋江酒后填词让乐和唱出“望天王早招安”的心声之后,武松率先坚决反对,李逵继而大叫着踢碎酒桌反对,鲁智深阐释了“招安不济事”的深层理由;宋江则以佯斩李逵迅速“灭火”,继而以“兄弟”身份安抚并质问武松,最后扣住鲁智深话语中“圣聪”一词将招安事宜押后再议。短短几句话,就充分展现了武松的豪迈直爽,李逵的鲁莽率性,鲁智深的直率远虑,宋江的城府心计。

(三)鉴赏构思,借鉴匠心

很多影视佳作在总体或局部的构思方面匠心独具,很值得引导学生们鉴赏与借鉴。

1.阴差阳错。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中城北富商的千金杜冰雁与城东武师的闺女李玉湖,二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天出嫁。下雨天阴差阳错的相识并上错花轿,从此各自踏上了意外的人生之路,却找到了各自的真爱。全剧悬念迭起、妙趣横生。影片《羞羞的铁拳》讲述了靠打假拳混日子的艾迪生与正义感十足的体育记者马小是一对冤家,没想到因为一场意外的电击,二人身体互换。性别错乱后,两人互坑互害,引发了拳坛的大地震,也揭开了假拳界的秘密。离奇的构思在嬉笑怒骂之中针砭时弊,发人深思。

2.误会巧合。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与日常生活平淡无奇不同,影视作品中经常有些精心设计的误会和巧合,使故事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影片《误杀》中,督察长的儿子被阿玉的大女儿打晕,胆小怕事的阿玉误以为其已死,便趁雨夜将其埋进屋后的祖坟中。后来,警察打开坟墓时竟然只见血爪印而不见了尸体。原来为了保护家人,阿玉丈夫李维杰暗中转移了尸体,并利用警民冲突伸张正义。底层小人物李维杰心思缜密,让强大的对手步步踏入陷阱。看似不可思议,有大量警匪影片观看心得的铺垫使一切合情合理。

3.想象幻想。很多优秀影视作品以超现实的想象和幻想给观众带来离奇的历险经历,曲折地反映现实,让人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如美国影片《勇敢者的游戏:决战丛林》以四个问题学生因游戏机而误入一个神奇世界,四个人以各自的新身份迎接各种挑战,终于激发各自潜能,团结协作,实现自我提升。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则设置了地球即将面临被太阳吞噬的危急关头,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有志之士通力协作,前仆后继,奋不顾身,为延续子孙后代生存的希望,与时间赛跑的科幻情节。

优秀影视作品除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能让青少年受益匪浅,还能在写作教学中充当很好的教学素材。如写作活动之初以影视片断激发兴趣,启动文思;在写作手法归纳时以影视片断典型示范,启发感悟;在作品完成后还可以借影视片断对照比较,借鉴提升。总之,对于中小学写作教学而言,中外影视佳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期待着教师们认真品鉴和用心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