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政策的特征:目的性、政治性、合宪性

教育政策的特征:目的性、政治性、合宪性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国家和政党制定的教育政策,都必然以满足其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为根本目的,必须保证政治性特征。明确的目的性是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没有目的性的教育政策是不存在的。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授权,为实现人民的教育意志而制定的教育准则。党和国家行为的合宪性决定了其所颁布的教育政策的合法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权威性。每项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必然会有系统整体的考量,即便是单项教育政策也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教育政策的特征:目的性、政治性、合宪性

(一)方向性与政治性

方向性是教育政策的基本特性。教育政策作为宏观的行动准则,规定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我国当时的教育发展方向。政治性是教育政策的根本特征。教育作为一项培养未来社会公民和统治阶级接班人的社会事业,具有鲜明的上层建筑特质。任何国家和政党制定的教育政策,都必然以满足其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为根本目的,必须保证政治性特征。

(二)目的性与可行性

教育政策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体现和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明确的目的性是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没有目的性的教育政策是不存在的。同时,要使教育政策的目的变成现实,就要充分考虑教育政策的可行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制定,必然要考虑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现有条件等,宏伟的教育目的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必须将目的性和可行性联系起来考虑,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三)稳定性和调整性

教育政策必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各种情况,使教育政策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有利于教育活动正常、稳定地运行。如果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变化频繁,使人无所适从,就会失去其作为规范和准则的作用,影响民众对教育政策的信任程度和执行教育政策的坚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自身的变化,教育政策也要适应现实而有所调整。(www.daowen.com)

(四)合法性和权威性

合法性和权威性是教育政策的自然属性。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授权,为实现人民的教育意志而制定的教育准则。党和国家行为的合宪性决定了其所颁布的教育政策的合法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权威性。当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颁布也一定是集思广益、深思熟虑的过程和结果,从政策内容的科学性角度来讲,教育政策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五)系统性和多功能性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必然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平衡和影响因素。每项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必然会有系统整体的考量,即便是单项教育政策也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从教育政策整体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体系包括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政策、教育质量政策等多个维度。任何教育政策都是在与其他政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组成了有关社会发展的整体政策。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政策发挥的现实作用是多样的。因为教育政策本身会涉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平衡和分配,会涉及多方面的人和事,所以教育政策的影响既可能是政策制定初衷的正功能,也可能会出现政策制定者不愿意看到或没有料到的负功能。认识教育政策功能的多样性,我们才能在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客观评价、科学对待其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