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规范:革新时期的重要成果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规范:革新时期的重要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7年,随着“四人帮”的垮台,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教育政策法规与师德规范:革新时期的重要成果

1977年,随着“四人帮”的垮台,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之后,我国开始了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首先,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给予了广大学子以新的希望,使国家教育事业逐渐回归正轨;其次,国家恢复了“前十七年”颁布的教育法规的效力,重新开始施行,使国家教育不再囿于“人治”的混乱局面;最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规来适应新的教育实践的需要,我国教育法规的建设开始纳入正常的轨道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该条例制定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第一部专项教育法规,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各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取得相关学位的条件和步骤。该条例的颁布对结束“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无序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标志着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后,我国加快了教育法律的制定进程。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宗旨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单行法的颁布,对于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单行法的颁布,对建立一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教师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www.daowen.com)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教育方针宏观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的建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我国颁布其他教育单行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对规范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施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法制的建设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国家还颁布了一些具体条例、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法规体系初见雏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