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改革精神,破解难题:构建科技强国

以改革精神,破解难题:构建科技强国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完成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所部署的143项改革,逐步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其中的一些改革措施已经转化为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以改革精神,破解难题:构建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横向来看,明显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从纵向来看,迅速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促使我国不断涌现若干重大创新成果,开始进入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关键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牵引和有力支撑的前提下,科技体制改革无疑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例如:坚持国家重大战略指引,围绕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力促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坚持重要问题导向,聚焦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影响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国家创新系统,补齐系统短板,提高系统效能;坚持遵循规律,把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放合作,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19]

改革是激活科技创新的引擎。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在这之后的30多年里,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不停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动真碰硬”,告别了“天女散花,九龙治水”的局面,优化整合了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明显改善了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和低效的痼疾。此外,如何让科研人员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松绑”+“激励”,于是,“破四唯”“立新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我国科技创新的沃土上竞相奔腾创佳绩。[20]

总体上看,我国始终围绕着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这条主线来持续深化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勇闯“深水区”、力啃“硬骨头”:建成了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以优化整合原有分散的科技计划;下放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权,以政府“放管服”来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实行创新调查制度,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推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21]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呈现多点突破、全面发力、纵深发展的态势,已经确立起改革的主体架构,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形成了从法律、政策到实践的完整落实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完成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所部署的143项改革,逐步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其中的一些改革措施已经转化为我国的法律和政策。

回望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不难发现:改革精神一直是推动我国在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强大动力,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的重要法宝。改革精神是一种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的自我革命精神;改革精神是一种抓住机遇、赶上时代的开拓进取精神;改革精神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勇于研究新情况、善于创造新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改革精神是一种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各方面创新的与时俱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22]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很多难题。与此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产生,因而,我们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www.daowen.com)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面对世界发展新形势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汇流,我们要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式,全面深化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若干关系,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一,在改革中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政治保证。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23]

第二,在改革中要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4]要利用市场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生机和活力,尤其要发挥企业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生力军”的重要作用。

第三,在改革中要正确处理自主和开放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始终坚持开放合作、自主创新的方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