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都人的茶文化:茶里乾坤

成都人的茶文化:茶里乾坤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成都,作为一个闲人,最适宜的是吃茶。会不会吃茶,一个成都人的品位高下立判。这样对待茶的方式在成都人看来,是新奇的。我们都知道,成都自古以来就是遍地茶馆的城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社会学家看来,茶馆作为公共空间,是成都人选择人与人相处的独特方式,通过彼此的交流,达成共识。这也可理解为成都人在茶馆里各取所需。吃茶,在成都是有相应的境界。

成都人的茶文化:茶里乾坤

在成都,作为一个闲人,最适宜的是吃茶。茶里大千世界,可以看见无穷的人世变迁。在不少名人的笔下,那是一道风景,而在成都人的杯里,则承载着不同的情味。

会不会吃茶,一个成都人的品位高下立判。

在我的故乡临泉,难以遇到这样的茶客,无他,那里既无茶叶出产,也少有吃茶的习惯,更不要说茶馆的存在了。在我的故乡印象中,即便是普通的聚会,吃茶也是高雅的事。因之,遇上茶叶,都是一种宝贝。有几年,我每次回故乡去,总要带不同的茶叶回去。这茶也是珍贵的礼物,有时,一包茶可以吃个一年,除非是有客人来,一起品品茶。这样对待茶的方式在成都人看来,是新奇的。

成都人就不太一样。吃茶随处可见,吃茶,也可以看出彼此的亲密程度。友好的人,吃茶讲究的是舒适度,而不在于吃怎样的茶。若是外人,那一种讲究,这样的场所只会让人觉得拘谨。当然茶事是不能够一概而论的。

吃茶在成都也是一种社交。(www.daowen.com)

我们都知道,成都自古以来就是遍地茶馆的城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是因为成都人骨子里有一种追求自在的心理,表现出一种人生的趣味。在社会学家看来,茶馆作为公共空间,是成都人选择人与人相处的独特方式,通过彼此的交流,达成共识。王笛在《没什么事能阻止成都人去茶馆》里举了一个案例,韩素音在其自传中写道:茶馆不再是一个闲聊的场所,而充满着政治辩论和政治活动:你知道我们成都是一个古老的城市,那里花树成荫,有文化气氛,到处是书坊,安静平和,人们为其古老和历史自豪。……但在1911年5月底以后,它变为十分不安,公园和街头的茶馆充满躁动,这个城市正酝酿着骚乱。在茶馆里,立即吸引众多人聚集,有些人甚至站着聆听人们关于铁路国有和借外款的辩论。然后人们悄然散去,又到另一茶馆听另一场辩论。

这里所描述的茶馆场景是辛亥革命之前的事。这也可理解为成都人在茶馆里各取所需。但就沟通信息而言,茶馆的功能就相当于是今天流行的小型沙龙了。

吃茶,在成都是有相应的境界。一般茶客胡乱吃茶,只讲求喝茶的便捷,唯有有境界者从茶里看出更多的故事。

在不少人看来,这吃茶也是一件俗事,所以也就无需高雅的礼仪,这种随意的吃茶,少了一种仪式感,却是多了自然状态。不管怎样,吃茶带给我们的永远是新奇的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