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玄奘[1]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guà)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8]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

玄 奘[1] 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人类倘要解决由认识上的困惑和执着欲望带来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经》曰:“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汉译“度”,或到彼岸的意思。“度”是度过烦恼,度过痛苦的生死瀑流。到彼岸,这里的彼岸不是指东方的琉璃世界,也非西方极乐世界,而恰恰是在我们现实的人世。般若能把我们从此岸度到彼岸。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bōrě)波罗蜜多时[2],照见五蕴皆空[3],度一切苦厄。舍(shè)利子[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5],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6],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guà)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7]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8]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9]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hē)。[10]

(林世田、李德范编:《佛教经典精华》,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唐]欧阳询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释】

[1]玄奘(602—664),俗名陈袆,河南洛阳偃师人。唐代僧人,通晓三藏(经藏、律藏、论藏)教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前往西域。回国时,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帧。晚年主持长安宏福寺,主要从事译经工作。65岁时寂化,葬于白鹿原。

[2]观自在:指观世音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缩写,意为“菩提心”。菩提心指利众成佛之心。凡具以大慈大悲为根本的利众成佛心愿的都称菩萨。菩萨是人道的圣弟子,不是佛。观音、文殊、普贤等八大菩萨都是以菩萨身份度众的佛,不是真正的菩萨。行:进行、体验。全句意思为:观世音菩萨在定中观照彼岸智慧妙景时,见到五蕴皆空。

[3]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总概括。“五蕴皆空”是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意思。

[4]舍利子:观世音对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子”的呼语,有版本后面加冒号或感叹号。《心经》不是佛陀亲口讲的,而是先由智慧第一的舍利子问观世音:“众佛弟子如何学修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于是观世音向舍利子讲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讲完后佛祖对观世音说的法表示认可和赞同。这一段在全文本《心经》中记载得非常清楚。

[5]色:相当于“有”“存在”“物质”。空: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没有”,而是指去除烦恼和一切自身知识性障碍后的状态。一般人认为“空”与“有”绝对对立,因而堕在有、空两极的执着中。为破此执着,佛故说“有”“空”是无差别的,有空不二。全句解释为:“色”并不是与“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空”也并不是与“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色”与“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事物本身,“空”指事物的性质,即真相。

[6]无苦集灭道:佛教关于人生的四谛真理。无,指自性意义上的空,并非“没有”,并非否认存在,而是“超越”。苦,指老病死;集,指贪嗔痴;灭,指涅槃寂灭,道,指解脱之道。

[7]“以无所得故”两句:因无爱执、实执,便没有空境中失去自我和周围一切的恐怖,便远离世俗习性形成的真假颠倒、虚幻无实的梦境,彻底实现根除烦恼的清净涅槃。

[8]“三世诸佛”句:过去、现在、将来诸佛,都是依靠波罗蜜多妙智,才获得无上功德、真正遍知一切的大菩提。“阿耨多罗”指无上的功德。“三藐三菩提”指真正遍知一切的“佛智”,即“大菩提”。

[9]咒:梵语作Mandra(曼陀罗),原意为“拯救心灵”,现在一般的理解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密语”,属于奘师所立五不译中的“秘密不翻(译)”。这一段是说明波罗蜜多智慧的威力和效用。

[10]揭谛:梵文音译,意思为“去”,即从痛苦中走向解脱,从无明中走向觉照,从二走向不二。波罗揭谛:梵文音译,意思为“走过所有的道路到彼岸去啊”。僧:每一个人。菩提:内在的光明、觉悟。萨婆诃:一种喜悦或兴奋的呼喊。全句为: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大家都到彼岸去啊,觉悟了,萨婆诃!

【译文】(www.daowen.com)

观自在菩萨,修行深般若法门,当其功行圆满之时,心中如明镜照亮,明白地照见五蕴皆空,身心无我,本然清净。于是自觉而觉地,度化众生脱离苦海,同登觉悟之岸。舍利子:色之表象离不开空之本质,而这本质离不开表象,它们不是两件对立的事物。色本来就是空,而空也就是色身的本来面目。感受、动机、判断的精神现象与空相同,这与物质现象之色与空的等同是一样的道理。舍利子:世间一切事物本来的性质,皆同一不二,平常无差别,既没有产生,也没有灭失,既无所谓污染,也便无所谓清净,既不会增长,也不会消减。所以观世音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到的这个五蕴皆空的境界中,没有物质色身,也没有感觉、知觉、意志、判断,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思维器官,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应的感觉除去烦恼,没有“六根”“六境”“六识”,没有烦恼,也没有除去烦恼的菩提,乃至没有生老死的十二因缘系列,也没有涅槃没有世间一切皆苦的念头,没有世间苦及其原因的说法,没有苦因可除的希望,没有修行而脱离苦痛的方法。总之,没有般若智慧,以此求般若便什么也不会得到。修行般若法门由本来“无所得”的缘故,因而无所不得。诸菩萨依靠般若智慧到达彼岸,证得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由于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便没有生死恐惧的心理不安,便没有世俗之人颠倒的梦想和痴迷的欲望,因此而最终达到涅槃。十方三世的诸佛,也依靠般若智慧而达彼岸,证得无上的脱苦之师,是最高圆满的一切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总持法门。它能解救一切苦厄,是真法实相而不是虚假的幻象。所以,于是宣说般若法门的总持咒,咒说: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大家都到彼岸去啊,觉悟了,萨婆诃!

【思考与练习】

1.诵读《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佛教经典充满了辩证法,马克思曾说过:“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恩格斯说过:“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阅读《心经》,找出《心经》里的辩证思维,谈一谈你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解。

国学课堂

佛教伦理道德观念浅析

佛教伦理是佛教的道德理论、道德观、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教义学说,它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在历经冲突与调和之后,佛教伦理道德带上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色彩,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佛教伦理观念,在人生观、孝亲观等方面有明显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等的道德观念

佛教是因反对当时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而起,思想武器之一就是提倡平等,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长阿含经》云:“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可见,佛教提倡平等是对种姓制度的反对,佛教认为不论哪一个种姓,只要信奉佛教并进行修行,就可以得到解脱,终成正果。佛教的平等从信仰和修行上着手,不同种姓出身的僧侣之间一律平等,这种团体之间的平等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印度社会中对中下层民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人们在社会中虽然各有差别,但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是不合理的阶级社会人为造成人的出身和种姓的不平等,人人都有消除不平等的愿望,而佛教正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后来,佛教还宣传众生一律平等,甚至由一切有情物扩展到一切无情物。

二、止恶扬善的道德观念

佛教早期就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行为准则。《增一阿含经》云:“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静;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分别从个人外部的行为规范和内心的自我修行来达到没有任何烦恼、超越善恶对立的境界。佛教在“六道轮回”中设置了畜生、饿鬼、地狱的恐怖来禁止信众作恶,同时利用对可能成佛后的净土仙境的描述,促使信众行善。止恶扬善就特别需要克己,也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行为和意识。因为人的恶来源于欲望,欲望产生烦恼。止恶扬善既包含信奉者为追求人生苦难的解脱,又指出了具体操作的行为规范,成为佛教伦理道德中的基本观念之一。

三、慈悲利他的道德观念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所以慈悲可以分开来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慈悲的道德反映了佛教对人生和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关怀,体现了菩萨救助众生的伟大情怀,所以普度一切众生成为佛教的口号。小乘佛教追求自身的解脱,所以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为自利,大乘佛教宣扬只有解脱了他人,自己才算是解脱,所以体现出来的是利他观念。利他与慈悲观念紧密相连,两者目的是一致的,为了众生成佛,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

四、仁孝的道德观念

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冲突也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对方的色彩。因为佛教只有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存在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佛教的某些因素,由此佛教伦理道德传入中国后,形成的最大特色是具有中国的仁孝观念。方立天指出:“中国佛教是以孝为中心来展开它的伦理道德学的。”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家族为本的宗族社会,以孝道来维持,正所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统治阶层,对孝道提倡不遗余力。虽然佛教徒出家远离家族,但是面对强大的传统文化压力,佛教很快吸收了中国的孝道观,在多次儒佛论争中,佛教代表人物不是反对孝道,而是努力向孝道靠拢,出家也附会成一种“孝”。“仁”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儒家的政治观念,佛教本来主张无欲解脱,但是由于要在中国生存,不能不受此影响,所以也讲起了“仁”。“仁”是“孝”的体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孝”具有了统一性。最明显的就是佛教的五戒比附于儒家的五常,《魏书·释老志》云:佛“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信、饮酒,大意与仁、义、理、智、信同,名为异耳”。

(参考金建锋:《佛教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当代价值》,《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