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边疆政府优化路径探析

边疆政府优化路径探析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化水平和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建立系统性、专业性的监督机制,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前、中、后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降低风险。综上,明确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较好地保障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顺利进行,满足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

边疆政府优化路径探析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不断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出现了购买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了解了边疆民族地区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出现的问题、原因后,我们有必要结合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来构建一套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可行性路径,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一)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机制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现存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办法、条例等,但是它们都是大纲性的,并未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购买的方式、程序、过程管理等内容。我们应坚持法治性原则,以中央相关法律精神为指导,在国家已出台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条文框架内,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出台一些明确的目录条文,规范购买程序。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化水平和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2.构建合理、全面的监督机制

首先,构建多元化的监督主体机制,形成集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一体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其次,建立系统性、专业性的监督机制,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前、中、后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降低风险。最后,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执纪的问责机制。对出现的违纪违法等行为,要依法依规及时纠正,消除影响,并追究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责任,严肃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

3.建立健全反馈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量化评估和反馈机制。第一,我们应为承接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建立一个相应的评估机制,如对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以及社会组织在承接公共服务时提供的策划方案等进行评估。第二,对享受公共服务的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民众进行服务满意质量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反馈结果。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建立定性与定量、传统与现代的全方位的社会民众服务满意质量反馈评估机制,用最科学的方法和最具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对享受公共服务的社会民众满意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二)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主体的内生动力

1.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目前,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资金一般需要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划出,并作为项目性投入专项资金实施政府购买行为。因此,针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在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时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作为主要资金渠道。另外,还可以构建多方面、多途径的渠道融资,譬如运用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公益组织或者其他社会力量资金的投入。同时,还应对购买资金进行科学资金链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到刀刃上。

2.明确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有范围、内容和规模等限制。首先应该划分出政府可购买和不可购买的公共服务范围。其次,其购买的服务范围、规模和内容应根据现实状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性等来确定。最后,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还应对购买程序、购买方式、服务要求、服务进程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综上,明确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较好地保障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顺利进行,满足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

3.加大边疆民族地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力度(www.daowen.com)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在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时,一方面应该改变治理理念,另一方面,应该对社会组织承接的公共服务持信任态度。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职责与定位和社会组织应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正视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地位。另外,政府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社会组织建立长久有效的合作机制。

(三)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

1.加大边疆民族地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

边疆民族地区受自身经济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等影响,社会组织在质量和数量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总体来说,加大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可以从几个着力点入手: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在资金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在提供服务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培训活动,来对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各类公共服务的培训,以提升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

2.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组织类型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养老公共卫生教育等,而对于医疗、残障服务、文化与传统等方面的提供比较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采取引导的方式培育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同时加大对公共服务外包的力度,间接培育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加多元的公共服务。

3.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功能发育不完善,承接公共服务能力的低下,在承接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时力不从心。首先,当地政府应对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打造高质量的专业化队伍。其次,加大社会组织的人才引进力度。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志愿者,只有小部分是在职员工,因此,管理者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加入。最后,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结构。健全的社会组织管理结构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有明确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有详细的分工、职责利。

(四)大力挖掘边疆民族地区的自身优越性

1.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

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本,同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大力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过程中,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在政策上及时制定有力且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应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有特色的支柱性产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品牌。最后,加大边疆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尤其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居多,贫困程度较深,应做到精准扶贫每一户特困人口,力争改变农村地区的贫困面貌。

2.培育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社会组织

只有培育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特殊性和民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真正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应尽快培育出了解和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社会组织,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公共服务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