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东历史文化:百年争辩,揭秘司马迁生年

秦东历史文化:百年争辩,揭秘司马迁生年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917年以来,中外学者研究论争百年,如王国维及桑原骘藏[1]、李长之[2]、郭沫若[1],又如汪荣祖、张大可等。所以,学界有必要甄别论争要点,确定司马迁生年。[6]4001这一段话,却让不少人认为:在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年龄28岁。[7]483王国维推测: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更正了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博物志》存在的司马迁生年误差晚十年的错误。但又得到学者李长之、郭沫若等的质疑,并认为司马迁生年应为公元前135年。

秦东历史文化:百年争辩,揭秘司马迁生年

司马迁生年问题,按初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应为公元前135年,按初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应为公元前145年。自1917年以来,中外学者研究论争百年,如王国维及桑原骘藏[1]、李长之[2]郭沫若[1],又如汪荣祖、张大可等。汪荣祖论述简约[2]55-57,张大可近年来撰著撰文[3-4]多次论及并主张司马迁生年公元前145年观点。所以,学界有必要甄别论争要点,确定司马迁生年。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讲到,“五年而当太初元年”[5]4245,司马迁担任太史令的第五年为太初元年(前104)。这年的“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5]4245,“元封”年号改为“太初”年号,前10个月为“元封”第七年,后两个月为“太初”元年。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多大年纪呢?张守节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写成的《史记正义》中讲到:“迁年四十二年。”[6]4002由此可推其生年为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任太史令时38岁(前108)。

司马贞《史记索隐》,大约开元二十年(732)写成,约早于张守节《史记正义》4年写成。《史记索隐》所引《博物志》语:“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6]4001这一段话,却让不少人认为:在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年龄28岁。如此说来,司马迁生年为公元前135年。(www.daowen.com)

于是,关于司马迁生年,有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的两个观点: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45年。近代学者王国维认真考证司马迁生平,得出司马迁生年为公元前145年的观点。他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说:“疑今本索隐所引《博物志》年二十八,张守节所见本作三十八;三讹为二,乃事之常,三讹为四,则于理为远。以此观之,则史公生年,当为孝景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而非孝武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矣。”[7]483王国维推测: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更正了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博物志》存在的司马迁生年误差晚十年的错误。即《博物志》的司马迁在公元前108年为“年二十八”,应为“年三十八”,把“三”误为“二”了。

王国维关于司马迁生年公元前145年的观点,得到当时和以后众多学者认可。但又得到学者李长之、郭沫若等的质疑,并认为司马迁生年应为公元前135年。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认为:司马迁撰写于太初四年(前93)的《报任安书》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这样的话,这与司马迁生年“孝武建元六年”(前135)适当;如果要与司马迁生年“孝景中元五年”(前145)适当,写为“待罪辇毂下,三十余年矣”才对。[8]20郭沫若还以汉简实例批评王国维“失察”误定司马迁生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