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司马迁与韩城文化的收获——秦东历史文化2019年论文集」

「司马迁与韩城文化的收获——秦东历史文化2019年论文集」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韩城市芝川镇的司马迁祠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又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传承他的民俗观也是必然的,在今天的韩城民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2依据这一界说,本文主要探究司马迁对韩城文化之家训和民俗的影响。司马迁对韩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司马迁与韩城文化的收获——秦东历史文化2019年论文集」

张静莉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714099)

摘 要:文化巨子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对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世代代的韩城人以门楣家训民俗的形式将司马迁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立身扬名的孝道思想、忍耐克制的性格特征、孝悌忠信的仁义思想予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司马迁;韩城;门楣家训;民俗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家训文献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2018J03)

作者简介:张静莉(1978—),女,陕西韩城人。文学硕士,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外汉语研究。(www.daowen.com)

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韩城市芝川镇的司马迁祠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又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四合院,主人为了显示家世家风,向外人展示家族浓郁的文化气息,都会将家族的家训家风或名言雕刻在门楣或者厅房歇檐两侧的山壁上,由名家书写,良工雕镌,十分考究。内容主要体现炫宗耀祖、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如“三槐世泽”“延陵世家”等等。

生活在周风周礼深厚的梁山下的司马迁,二十岁后周游列国,挖掘各地民族风俗文化,实录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于以司马迁为荣的韩城人,传承他的民俗观也是必然的,在今天的韩城民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对于文化的界定,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所著的《原始文化》做了经典的定义:“(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2依据这一界说,本文主要探究司马迁对韩城文化之家训和民俗的影响。司马迁对韩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