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的介绍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的介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能合约的运行机制一般包括三方内容:第一,每一个智能合约都必须有特定的条件框架。本质上,智能合约的自动运行是按照一定条件框架设计的计算机代码执行其编写的程序而已。各验证节点对某一交易达成共识后,智能合约将自动执行,并通知交易当事人及全网。智能合约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转化成计算机代码,通过区块链系统保证其运行的客观理性与自动化。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的介绍

作为自动决策程序,智能合约既具有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具有传统合同元素,二者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智能合约的运行机制一般包括三方内容:

第一,每一个智能合约都必须有特定的条件框架(Conditional Framework)。这一条件框架既符合合同法规则,也是计算机编码所必需的。在合同法中,当事人作出允诺以换取其他当事人承诺:如果x这样做,y就会这样做。同样,在智能合约和构成它的计算机代码中,条件框架是其核心。在智能合约的编纂中,条件语句是必不可少的。本质上,智能合约的自动运行是按照一定条件框架设计的计算机代码执行其编写的程序而已。[17]条件框架由多方参与者共同制定,完成智能合约的构建。

第二,架构在区块链系统上的智能合约通过哈希算法进行数据存储。用户在某一区块链系统上部署智能合约以后,系统会自动分配给其一个合约账户,该账户里保存着智能合约的可执行字节码。一旦编码完成,智能合约就会被上传到区块链系统,全网验证节点都会收到相关信息,交易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智能合约账户的状态数据存储在自己的账户内。所有数据均会在区块链系统中永久留下历史记录。(www.daowen.com)

第三,智能合约的执行是通过验证程序代码完成的。各个节点在收到交易信息后,会自动对其进行签名验证,以确保交易的有效性。各验证节点对某一交易达成共识后,智能合约将自动执行,并通知交易当事人及全网。同时,智能合约自带的状态机会判断所属合约的状态,当合约中所有事务都顺序执行完后,状态机会将合约的状态标记为完成,并从最新的区块中移除该合约。反之,将标记为进行中,继续保存在最新的区块中等待下一轮处理,直至处理完毕。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18]哈特的主要贡献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方面,所谓不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不能完全预见契约履行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无法达成内容完备、设计周详的契约条款。一般而言,导致不完全契约的原因有二:一是有限理性;二是交易成本。这是所有传统合同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智能合约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转化成计算机代码,通过区块链系统保证其运行的客观理性与自动化。一方面,智能合约是基于软件比特算法,可以排除掉影响合同履行的人为因素,保障了交易安全;另一方面,区块链算法的自动化决策大大提高了合同履行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合约中的代码不同于现有合同形式,与其说代码代表了合同,还不如说代码本身就是合同。[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