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州历代要籍题录与资料索引:两晋时期的演变(265—420)

德州历代要籍题录与资料索引:两晋时期的演变(265—420)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华轶任江州刺史,拒绝服从司马睿,有人劝山简讨伐华轶,山简以与华轶为旧友,予以拒绝等事。时西晋王室衰落,华轶仍按时朝贡不失礼仪。永嘉之乱后,晋怀帝被掳,华轶拒绝服从司马睿,终致兵败被杀等事。晋元帝加陶侃为奋威将军后,陶侃乃与华轶断绝往来等事。华轶兵败被杀后,高悝藏匿华轶之子一年,后逢大赦,晋元帝以高悝为参军,以示褒扬等事。晋武帝去世,太傅杨骏疑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反叛,命石鉴与中护军张劭出兵讨伐。

德州历代要籍题录与资料索引:两晋时期的演变(265—420)

华轶(?—311),字彦夏,西晋平原高唐(今德州市禹城市)人。

1.《晋书

卷六《中宗元帝纪》,记述晋怀帝被掳,司空荀藩等移檄天下,推司马睿为盟主,华轶时任江州刺史,拒绝服从,兵败被擒等事。

卷四三《山简传》,记述洛阳城破,晋怀帝被掳,山简救援未果,移兵夏口。时华轶任江州刺史,拒绝服从司马睿,有人劝山简讨伐华轶,山简以与华轶为旧友,予以拒绝等事。

卷五七《赵诱传》,记述晋左将军王敦任命赵诱为参军,加广武将军,与甘卓、周访共讨华轶,华轶被击败等事。

卷五八《周访传》,记述周访受命为扬烈将军,领兵与甘卓、赵诱等讨伐华轶,先后击败华轶部将冯逸、王约、傅札、朱矩等,擒杀华轶等事。

六一《华轶传》,记述华轶少有才气,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永嘉年间中,华轶历任振威将军、江州刺史,重视礼仪,宣讲儒学,颇有声望。时西晋王室衰落,华轶仍按时朝贡不失礼仪。永嘉之乱后,晋怀帝被掳,华轶拒绝服从司马睿,终致兵败被杀等事。

六六《陶侃传》,记述陶侃得江州刺史华轶举荐,拜扬武将军,屯兵夏口。晋元帝加陶侃为奋威将军后,陶侃乃与华轶断绝往来等事。

卷六八《纪瞻贺循传》,记述因讨伐华轶有功,纪瞻受封都乡侯,贺循受封乡侯等事。

卷七一《高崧传》,记述高悝寓居江州,被刺史华轶辟为西曹书佐。华轶兵败被杀后,高悝藏匿华轶之子一年,后逢大赦,晋元帝以高悝为参军,以示褒扬等事。

卷七三《庾亮传》,记述因参与讨伐华轶有功,丞相参军庾亮获封都亭侯,秘书郎庾冰获封都乡侯等事。

卷七六《王彬顾众传》,记述因参与讨伐华轶有功,典兵参军王彬获封都亭侯,参军顾众获封东乡侯等事。(www.daowen.com)

卷七七《陆晔传》,记述因参与讨伐华轶有功,祭酒陆晔获封平望亭侯等事。

卷七八《孔愉传》,记述因参与讨伐华轶有功,丞相掾孔愉获封余不亭侯等事。

卷九八《王敦传》,记述王敦拜扬州刺史、左将军,与甘卓等讨伐江州刺史华轶等事。

2.《九家旧晋书》

《九家旧晋书辑本·王隐晋书卷七》,记述华轶任江州刺史,深得人心,流亡学者归之如水;时西晋王室衰落,华轶仍按时朝贡不失礼仪,以尽臣子之节。

《九家旧晋书辑本·虞预晋书》,记述华轶为魏太尉华歆曾孙,累迁江州刺史,礼贤下士,甚得学者欢心,后以不从司马睿,被杀等事。

石鉴,字林伯,晋乐陵厌次(今德州市乐陵市)人。

1.清光绪《陵县志》

卷十九《人物传》,记述石鉴出自寒门,雅志公亮,官魏御史中丞,多所纠正,朝臣惮之,出为并州刺史。西晋立国后,石鉴封堂阳子,入朝为司隶校尉,转尚书。太康末年,官拜司空,领太子太傅。晋武帝去世,太傅杨骏疑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反叛,命石鉴与中护军张劭出兵讨伐。石鉴以为不然,派人查勘,司马亮并无反叛迹象。石鉴后封昌安县侯,晋职太尉等事。

2.清乾隆《乐陵县志》

卷六《人物》,记述石鉴出自寒门,雅志公廉,仕魏,累御史中丞,多所纠正,出为并州刺史。及晋立国,封堂阳子,转尚书,都督陇右;后为豫州刺史,累官至司空。晋武帝去世,汝南王亮与太傅杨骏有隙,不敢临丧,驻城外。杨骏游说太后,太后诏命石鉴出兵讨亮,石鉴坚持认为亮无反叛之心。元康初,石鉴迁为太尉等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