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邽山秦风:上邽是同地异名,历史记载与实际考察

邽山秦风:上邽是同地异名,历史记载与实际考察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日辉先生根据文献记载和实际考察,认为“邽”即上邽,是同地异名。并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四出祁山,与魏军争夺上邽,认为大约在东汉时从渭水之北的清水迁至渭水之南的天水。关于“上邽”,屡屡出现在清水地方志书及历代碑文中。可见,至少在这些年代,天水、秦州不称上邽。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清水城门尚有“上邽”二字。而上邽,也被改成了上封。但清水人仍不时称清水为上邽,并出现在有关记载中。

邽山秦风:上邽是同地异名,历史记载与实际考察

徐日辉先生根据文献记载和实际考察,认为“邽”即上邽,是同地异名。并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四出祁山,与魏军争夺上邽,认为大约在东汉时从渭水之北的清水迁至渭水之南的天水

关于“上邽”,屡屡出现在清水地方志书及历代碑文中。《清水县志》记载:“高皇定三秦,收上陇,于京兆弘农置下邽,改邽县为上邽,以区别之,属陇西郡。”清水北周天和六年(571年)《赵佺墓志铭》记载:“本姓赵,讳诠,字元昌,天水上邽人也。”唐贞观六年(632年)《姜安公墓志铭》有:“公讳,字孝忠,秦州上邽人也。”可见,至少在这些年代,天水、秦州不称上邽。

明崇祯五年(1632年)《清水县永清堡记》有“负险关陇,上邽实当敌冲”“岂唯上邽,天水、皋兰,迄张掖酒泉,以形势相继,当亦秋净绝尘,龙麓数千里之长城,永赖在兹欤”。清朝碑文更是处处可见。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清水城门尚有“上邽”二字。(www.daowen.com)

改邽县为上邽,王仲德先生在《古县下邽》一书中说:“秦于武公十年武力夺得邽戎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秦嬴政于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六国后,行政上实行郡县制,发现前代设有‘上邽’而无‘下邽’,便决定在关中东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北岸设下邽县。”又说:“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年)建朝伊始,即发现下邽的‘邽’字与他名字中的珪同音,为了避讳,朝廷便下令改念邽(guī)为(jí)。后又改下邽为下封,但仍念‘下吉’音。”而上邽,也被改成了上封。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又恢复了上、下邽的写法和读音。

汉武帝元鼎二年(115年),分上邽增置清水县和陇县(张家川),但上邽作为城名,在清水县仍然保留了下来,而且,有上邽东城与上邽西城之分。《巩昌府志》也说:“汉武帝更名清水,属天水郡。隗嚣窃据,筑东西二城,东曰上邽,西曰西城。”可能到东汉末年,上邽之名一度移位,至晋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州治移至今天水市,并称上邽了。但清水人仍不时称清水为上邽,并出现在有关记载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