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相对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相对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说明的是,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中,100%是判断是否完成计划的数量界限。因此,利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进行评价时,要根据指标的性质和要求而定。

相对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由于对比基础和研究目的不同,相对指标可以分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下面将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将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进行对比,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分子是实际完成数,分母是计划任务数,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在指标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及时间长度等方面应该完全一致。同时,分子、分母不允许互换。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计划任务数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因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在计算形式上有所不同。

(1)计划任务数为绝对数时,可直接用实际完成数和计划任务数对比求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例4-1】 某厂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200 万元,实际完成220 万元,则:

结果说明,该厂超额10%完成工业增加值计划。

(2)计划任务数为平均数时,其计算公式为:

【例4-2】 某企业一产品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为100 元/件,实际为118 元/件,则:

结果说明,该企业差18%未能完成计划。

(3)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时,即以本年计划数比上年实际数提高或降低多少的相对数表示时,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率、成本降低率、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率等,其计算公式为:

【例4-3】 某厂计划2000 年劳动生产率要比上年提高4%,实际提高5%,则:

结果说明,超额0.96%完成劳动生产率计划。

【例4-4】 某企业计划产品单位成本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6%,则:

结果说明,该企业成本降低率实际比计划多降低1.05%。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中,100%是判断是否完成计划的数量界限。但是,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同计划完成情况是不同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评价计划完成情况的标准和依据,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中性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计划完成情况则相反,我们可以说完成了计划或没有完成计划。因此,利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进行评价时,要根据指标的性质和要求而定。对于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如产值、产量、利润、劳动生产率等,计划完成程度要大于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超过100%的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的相对数;对于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亏损额等,计划完成程度要小于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而超过100%的部分,则表示未完成计划的差距。

【例4-5】 某商场销售三种商品的相关数据见表4-1,请将缺失的数值填上。

表4-1 某商场销售产品的数据表 单位:万元

解:运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后填入表4-2。

表4-2 某商场销售产品的数据表 单位:万元

长期计划的检查是指对国民经济5 年或10 年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其中主要是5 年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根据客观现象的性质不同,5 年计划指标数值的规定有两种:一种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另一种规定全计划期应该完成的累计总数,因而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

(1)水平法。水平法是在5 年计划中只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如产品产量、社会商品零售额、人口数等。用水平法检查5 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提前完成时间的方法:在5 年计划中,从前往后考察,只要有连续一年时间(可以跨年度)实际完成的水平达到了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就算完成了5 年计划,所剩余时间即提前完成5 年计划的时间。

【例4-6】 某钢铁公司“十一五”计划规定钢产量达到年产钢材630 万吨,计划的执行情况见表4-3。

解:该公司2010 年共产钢材703 万吨(161 +178 +182 +182),所以其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如下:

表4-3 某钢铁公司计划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吨

表明超额11.59%完成了计划。这类计划完成的时间是以整个计划期内连续一年(够12个月,可以跨年度)的实际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水平的时间为准,以后的时间即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如2009 年第三季度到2010 年的第二季度这四个季度里,钢总产量已达640 万吨,表明至此已超额完成了计划,这就意味着提前期超过了两个季度,那么是两个季度零多少天呢?现假定多x 天,则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为2 个季度加x 天。

解得:x=23 天。由此,可判断该企业提前2 个季度23 天完成钢产量计划。

(2)累计法。累计法是在5 年计划中规定5 年累计完成量应达到的水平,如基本建设投资额、新增生产能力、新增固定资产等。用累计法检查5 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计算公式为:

(www.daowen.com)

计算提前完成计划时间的方法:在5 年计划中,从期初往后连续考察,只要实际累计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的累计任务数,即完成5 年计划,所剩余时间为提前完成5 年计划的时间。

【例4-7】 某钢铁公司“十一五”计划规定钢产量达2 400 万吨,计划的执行情况见表4-4。

表4-4 某钢铁公司计划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吨

解:已知该公司“十一五”期间共产钢材2 656 万吨,则:

提前完成时间为1 个季度加x 天

2.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某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又称结构相对数、比重或比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结构相对数是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因此个别结构相对数是一个大于0小于1 的数值,而总体中所有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00%或1。

需要说明的是,结构相对指标必须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才可以计算,在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过程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值不能互换。

利用结构相对指标可以研究总体内各组成部分的分配比重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深刻认识事物各个部分的特殊性及其在总体中所占的地位。

【例4-8】 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资料见表4-5。

表4-5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资料

3.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各组成部分数量之间的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指标,又称比例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

利用比例相对指标,可以分析总体内各组成部分或各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协调一致。按比例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人口的性别比例、物质生产部门中两大部类生产之间的比例、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消费和积累的比例等都可以运用比例相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比例相对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一比几或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比例相对数也必须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才可以计算,在比例相对数的计算过程中,分子数值和分母数值可以互换。当然,分子数值和分母数值互换后,指标数值所说明的问题也正好相反。

4.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两个不同地区、部门、单位的同类指标进行静态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子与分母现象所属统计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必须一致。例如,中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美国为937 万平方千米,两者之比为:

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作为比较基数的分母可取不同的对象,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如果把分子与分母概括为甲、乙两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这时既可以用甲比乙,也可以用乙比甲,即分子分母的数值可以互换。例如,中、美两国的国土面积相比,既可以是中国的比美国的(1.024 5 倍),也可以是美国的比中国的(0.976 0 倍)。

二是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例如,将本单位产品的质量、成本、单耗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和国家规定的水平比较、和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和国外先进水平比较等,这时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不能互换。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相对指标可以用总量指标进行对比,也可以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进行对比。但由于总量指标易受总体范围大小的影响,因而,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更多地采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5.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统计指标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例4-9】 2019 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40 005 万人,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国内生产总值为9 908 651 000 万元,钢材产量为120 477.40 万吨,那么:

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一般是有名数,而且是双重单位,由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组成,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均钢产量“吨/百人”等。而有的强度相对指标是无名数,用次数、倍数、系数、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如生产设备利用率、资金周转率、流通费用率、人口出生率等。

在强度相对指标计算过程中,有时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因而有正指标和逆指标之分。正指标是指标数值的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呈正方向变化的强度相对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越高,反之就越低;逆指标是指标数值的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呈反向变化的强度相对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越低,反之就越高。例如,上例中人口密度的正逆指标分别为: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强度相对指标时,必须注意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上要存在一定的经济或技术上的联系,这样,两个指标对比才会有现实意义。如人口数与土地面积相比,能够说明人口的密度;但若用钢材产量和土地面积相比,就没有意义了。

6.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是指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动态相对指标实际上就是发展速度,在统计分析中应用广泛,详细内容见本书第6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