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多数人的生活:流光飞影

大多数人的生活:流光飞影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表情的都是外人,老年男邻居,安乐死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物设置都是为了儿子送母亲“有尊严地去死”作铺垫——积累情绪,营造氛围,让母子俩进入有尊严地告别情景。这也是选择“有尊严地去死”的人物性格特点——没有表情。《春意暂迟》中母子俩没有表情却打动了很多观众,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对母亲有尊严地去死的一种思考,还有对儿子阿兰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表达的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地活着?

《春意暂迟》中母子俩自始至终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没有深层次的交流,没有愉快的笑、深情凝视、为某人某事难过或者痛苦,甚至眼睛里也没有表情,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不浮现在脸上就必然潜伏在灵魂深处,不露出海面就必然在海水里深藏的那种表情。他们就是单纯得没有表情,母子俩就像木雕泥塑,除了几次哭泣。有表情的都是外人,老年男邻居,安乐死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物设置都是为了儿子送母亲“有尊严地去死”作铺垫——积累情绪,营造氛围,让母子俩进入有尊严地告别情景。这也是选择“有尊严地去死”的人物性格特点——没有表情。“没有表情”,也是对母亲选择“有尊严地去死”的注解——沉静地面对死亡,没有悲伤,淡然地离去。

人与人之间需要恰当的交流,需要表达亲情、友情,有些人不会表达,是因为心理上有情感障碍导致不能自然地流露。不自然的表情让人尴尬,让人腻烦;真实的表情需要用心去表达,表情是心灵的释放,表情是春天绽放的花朵。一个人一旦习惯了没有表情,那么他的人生就像大自然没有春天一样,让人不适应,有些人就是那么毫无表情地相处着,停在冬春交接的僵局里。表情是奉献给别人的,即便是影片中有微笑表情的老年男邻居和安乐死机构女员工,在亲人跟前,也未必会有微笑表情;他们的表情不是心灵的自然流露,而是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僵硬的表情。(https://www.daowen.com)

《春意暂迟》中母子俩没有表情却打动了很多观众,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对母亲有尊严地去死的一种思考,还有对儿子阿兰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表达的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地活着?影片中有个情节非常耐人寻味:母亲为了让离家的儿子回家,故意让家里的大黑狗吃坏了肚子,儿子于是回来给黑狗喂药。这段情节就是表达感情,尽管他们用毫无表情来表演,但亲情的纽带总是割舍不断。美好的人生要用美好的感情来点缀。我们与其面无表情地相爱,一生都沉溺在某种僵局里,不如让自己释放一下,过一种有温度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