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生个案诊疗的流程-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

学生个案诊疗的流程-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说我一开口就问这学生胖还是瘦,那我一定是猜测他的身材影响了他的行为和心理。然后我就可以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和诊断,这就是诊疗报告。如果家长和本人认可,那一般说来,诊疗可能就是对的。这叫治疗与效果反馈。这个案例处理完了,我的思维模式、理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当然做多了会更好,你要这么认真地做100个案例,你就会成为很厉害的教师。

学生个案诊疗的流程-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

我们的重点并不是解决几个问题,而是以这些案例为抓手,来提高我们各自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才是关键

这是我们学生问题个案诊疗的流程,是诊疗学生的起点。

首先要提出案例。你得拿出一个学生来,你认为是问题生,或者你拿不准他是不是问题生,反正觉得他有问题。你要介绍一下情况,所谓情况,主要指三方面:一个是他本人,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学校。本人情况包括:是男生还是女生,现在几年级。家庭情况包括: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家庭,完整不完整;父亲母亲各是什么职业,职业很重要;家长什么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也很重要;家长跟孩子关系大致如何?有的时候还需要介绍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们理念是否一致。学校情况包括:这个学生在学校各科的成绩大概如何,各位老师对他的评价和印象大致如何?他在班里的基本表现,人际关系如何?

这些资料不需要做得特别细致,除非你觉得某处特别重要,但是你要全面了解,你连孩子几年级都不考虑,分析起来就很困难。

要不要提供孩子的早期记忆和词语联想呢?这个不一定。一般说来,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孩子不需要提供早期记忆和词语联想,因为参考价值较小。五年级以上,有些行为习惯型的问题生,其表现特别明显的,也不见得非得去看他的早期记忆。当然有这个东西会更好一些,更科学,更严谨。心理问题生绝对需要进行心理测验,否则搞不清他怎么回事。情况介绍完了之后,你要说说这个孩子的问题症状,好像到医院看病,你得说我是头疼还是肚子疼,然后你想解决哪个问题。这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案例,然后我们就可以来讨论了。

讨论问题生,看完材料就做结论,这种情况比较少,你要询问一下,就像医生询问病人。这个提问,实际上隐含着假设。比如说我一开口就问这学生胖还是瘦,那我一定是猜测他的身材影响了他的行为和心理。我一开口就问他与家长之间关系如何,那实际上等于我假定他与家长的关系可能影响了他的成长。这时的提问,表面上是碎片化的,但问着问着心里就有谱了。然后我就可以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和诊断,这就是诊疗报告。(www.daowen.com)

在形成诊疗报告之前,我们希望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大家讨论:一边问,一边做些结论,一边讨论。讨论实际上就是互相挑毛病。这个环节我觉得往往做得很不够,容易各说各话,缺乏交锋。讨论时,我们要努力发现其他结论的逻辑漏洞:你不合逻辑,你不合情理,你这个结论没有事实做依据,或依据不足等等。有经验的老师,水平高一点儿的老师,他说话为什么比较严密?他实际上是在别人挑他毛病之前,自个儿先把毛病挑了个遍,我就是这个习惯。我拿出结论的时候,一边思考一边假设有很多人向我发动攻击,你这不对,那不对。我在心中已经自己把自己攻击了一遍,我觉着漏洞不多了,我才拿出来。这样,你的发言可能就会比别人的分量稍微重一点,因为你推敲过。现在网上的发言,一般都是率性而为,拿起来就说,我痛快就行——那是喷子。咱们这是搞研究,虽然不见得每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起码我都认真想过。这才是研究型的教师。

有结论之后,可以有这么一个步骤,把这东西给家长看看,如果是高年级的孩子,可以给他本人看看。跟他说,我们认为你可能是这个问题,是这个原因,你认可不认可?如果家长和本人认可,那一般说来,诊疗可能就是对的。你下一步再出招,给他开药方,效果就会好得多。

再下一步,就是实施。比如这孩子,你这么办,你这毛病就克服了。跟家长说,您这么办,这么办,您这孩子可能就会好转。过一段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反馈一下有没有效果。若没有效果,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还不到时候,还得加大力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误诊了,你诊断得不对,不是这个病,你吃药,当然不管事,那就可以复诊。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重度问题生,他病情特别重,你治不了。这应该转院,您干脆上三甲医院。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有些问题是学校解决不了的,专家也解决不了,需要他走上社会以后才能解决。这叫治疗与效果反馈。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反思。这个案例处理完了,我的思维模式、理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特别重要。我们的研究,其实重点并不是解决几个问题,而是以这些案例为抓手,来提高我们各自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才是关键。

有的老师对我说,这多麻烦,一个学期能做几个?不要多,你要知道,你认真地做一个,等到下学期周围老师就会看到你的变化。你整个儿的心态,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都会有变化。当然做多了会更好,你要这么认真地做100个案例,你就会成为很厉害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