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地湾之谜:揭秘仰韶彩陶的源流

大地湾之谜:揭秘仰韶彩陶的源流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亚伊朗、伊拉克等地的彩陶距今约6000年,随后是中亚、叙利亚、土耳其、中国、希腊、巴基斯坦、埃及、美洲等地,但直到老官台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出现,距今6000年的西亚源头说似乎已站不住脚。图十六河南仰韶、安诺、特里波里三处彩陶比较(引自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彩陶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最早出现在西亚、中亚和我国黄河流域,其时间大致在六千年前左右。而作为仰韶文化的起源,它为仰韶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大地湾之谜:揭秘仰韶彩陶的源流

在彩陶发展的中后期,就目前已被发掘出来且保存完整的彩陶样式来说,都出现了雷同的器型和纹样,其中最有名的是安特生将仰韶、安诺、特里波里三个遗址的彩陶所做的对比。(图十六)其中仰韶与安诺的三角纹、睫毛纹、网格纹都有相似的图案,而仰韶与特里波里的叶脉纹也仅仅是点线的差异。这些大量的巧合如果说仅是偶然,必然不能使人信服,但追根溯源,谁是源,谁又是流呢?倘若要分清先后,时间节点的差异和表达的观念不同才是两种类似文化先后排序的重要依据。

吴耀利先生在研究中国早期彩陶时列出了一个世界各地彩陶的出现时刻表,根据这个时刻表的排列,西亚似乎成为世界彩陶的发源地,而世界各地的彩陶按照距离西亚的远近程度,呈现出时间的早晚差异。西亚伊朗、伊拉克等地的彩陶距今约6000年,随后是中亚、叙利亚、土耳其、中国、希腊、巴基斯坦、埃及、美洲等地,但直到老官台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出现,距今6000年的西亚源头说似乎已站不住脚。

图十六 河南仰韶、安诺、特里波里三处彩陶比较(引自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

彩陶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最早出现在西亚、中亚和我国黄河流域,其时间大致在六千年前左右。黄河流域的彩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流行时间以及内涵表达上都是最为丰富和精致的。其中最为发达的当属分布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彩陶是集实用、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技艺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了解先民生活的最好方式。在我国,就目前已经发现的遗存来看,黄河流域是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遗存最多的地区(图十七),其中以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丰富。

图十七

马家窑彩陶的风格继承了仰韶文化古朴鲜明的风格,但在此基础上制作工艺更加精致,艺术风格也变得更为突出,呈现出典雅绚丽之态。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或以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在我国已发掘的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所占比例最大,说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日趋规模化,绘画和制作技术也较仰韶时期更加娴熟。自从彩陶被人们发现,彩陶上的“神秘”纹饰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人们也开始致力于从多个角度去揭开彩陶纹饰密码。

随着越来越多的史前彩陶纹样被发现,陶器上的纹样研究也愈发深刻,纹样背后代表的意义也不断被揭开。在那个时候,先民对于未知力量的崇拜达到空前。这些崇拜主要有四种: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比如八卦起源于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鱼祭,是一种生殖崇拜的祭祀礼仪,先民通过它祈求实现美好的愿望。[11]鱼纹从写实到抽象,由繁到简,头部设计由复杂演变到后来的几何图案,身体也变得轻巧流畅,八卦符号可能就是来自于鱼纹。

1.生殖崇拜

在彩陶纹样中鸟纹是比较常见的类型,鸟纹是对男根的崇拜。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变成彩陶纹样素材,为什么鸟纹频频出现?原因在于鸟的伸缩颈部是对男根功能的隐晦表达,而鸟生卵,由卵再孵化成鸟,而男根恰有两“卵”。

2.图腾崇拜

早期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控制手段很少,自身缺乏安全的保障。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选择群居生活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群居似乎也不能完全避免外界带来的伤害,这时对于未知力量的崇拜便产生了。人类羡慕虎豹的凶猛、羚羊的矫健、飞禽的翱翔,期望获得更多的力量保护自己,对于动物甚至其他生物的崇拜由此而生。

3.祖先崇拜

大地湾文物精品——鱼纹彩陶盆

当生产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劳动强度减弱,有更多的劳动剩余时间,我们的先人也会考虑“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母亲赐予我生命,那谁赐予母亲生命?这似乎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所以追溯个体的生命史,对生命之源的崇拜也是可以理解的。

4.自然崇拜

彩陶上的纹样一度被认为是“观物取象”,其实先民关照世界的眼光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天文图像花纹,如月亮纹、日纹、星座纹的出土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的先民不仅活在劳动中,也活在自己的精神中。彩陶纹样除了装饰陶器的目的外,还反映出史前人类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的精神状况。他们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于大自然的探寻也越来越深入。(www.daowen.com)

大地湾的陶器不仅将先民的足迹推向更为广阔的历史长河,而且为我们把握人类最初的审美情趣提供了实质性的研究实物。从三足钵到细泥红陶再到黑彩夹砂陶,不同时期大地湾呈现出的制陶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黄河作为中华史前文明的源头,孕育了许多古老的生命,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充沛的水量、肥沃的土壤为孕育文明提供了天然的养料,而大地湾的地理位置恰好在渭河上游的黄土高原,成熟的土壤承载了更多的生命奇迹。而作为仰韶文化的起源,它为仰韶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大地湾遗址中共发现了38座用于制陶的窑址,陶器在当时已经变成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器具,在距今8000多年的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出土的两百多件彩陶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彩陶。

在一种文明被彻底认可之前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论证它的价值,但是时间会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很多专家学者对大地湾文化的出现避而不谈,似乎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它彻底掩埋。但是大地湾文化的出现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线索,它跟黄河流域史前的文明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跟甲骨文的解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地湾文化无疑打开了史前人类文明研究的大门,它的时间跨度赋予了它非凡的历史使命。大地湾彩陶的发现和国外目前发现最早的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和哈苏纳文化的彩陶年代大致相同,同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史前文明。历史久远的成批量的彩陶出现足以说明中国的彩陶发源地就在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而这朵文明的奇葩也将带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史前文明。

【注释】

[1]吴耀利:《我国最早的彩陶在世界早期彩陶中的位置》《史前研究辑刊》1988年第95-96页。

[2]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3][德]沃林格:《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4]程金城:《远古神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5][英]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李东哗、王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6]泰勒:《人类远古史研究》,转引自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6页。

[7]中国硅酸盐学会著:《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8]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9]魏春元:《大地湾遗址》,敦煌文艺出版社,2016年12月,第329页

[10]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1]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