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曲语言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戏曲语言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式是戏曲创造舞台形象的特殊的艺术语言,没有了程式,也就没有了戏曲表演艺术。程式是戏曲对自然生活进行高度提炼,将之诗化、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的一种具有美感的视觉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戏曲的程式不限于表演本身,也包含文学剧本、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典型的艺术语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戏曲语言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程式是戏曲创造舞台形象的特殊的艺术语言,没有了程式,也就没有了戏曲表演艺术。程式是戏曲对自然生活进行高度提炼,将之诗化、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的一种具有美感的视觉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戏曲的程式不限于表演本身,也包含文学剧本、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典型的艺术语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作为古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手段,程式保留了一代又一代戏曲艺术家的经验和智慧,促使传统戏曲走向辉煌,但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暂时性质……使戏曲在告别古典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举步维艰〔4〕。”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节奏、审美方式与古代相比已是大相径庭,古典戏曲如何争取现代观众,除了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扬光大之外,还要根据社会趣味的变化发展,积极探索具有现代品格的艺术语言。

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的改编上颇费了心思。原来的55折戏被删减到27折,保留原著中最精华的部分,对于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来说,显得不那么冗长拖沓,便于观众的接受。在演出效果上,充分考虑现代剧场巨大的舞台空间,运用现代化的舞美、灯光、音乐设计,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演员绚丽多彩的服装,众花神摇曳生姿的舞蹈,灯光和布景变换所产生的奇异效果,使简洁化的舞台有了更多看点。当人类历史跨入读图时代,传统戏曲相应地也要注重视觉效果。对于熟悉戏曲表演的观众来讲,青春版《牡丹亭》中仍是遵循昆曲的程式的,人们可以从那熟悉的唱腔、身段、服装,认同这种表演仍属传统的昆曲。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从中发现某些与传统演出不尽相同的处理,比如《惊梦》一折中表现柳梦梅、杜丽娘二人性爱场面,尽管基本上仍是沿袭传统的演出方式,但通过对伴舞花神服装的修改(增加服装上的花饰以表明花神的身份)和重新编舞,再伴以悠扬的音乐,不仅符合中国古典艺术在表现性爱方面含蓄朦胧的传统,同时又以一种直观而优美的方式将特定的情境呈现于舞台,使后排的观众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热烈而缠绵的氛围。还有《还魂》一折中杜丽娘的死而复生,原著中只是写开棺后杜丽娘回生,而在舞台上的表现则是杜丽娘从舞台深处渐渐升起。这种现代舞台装置的运用,优雅、浪漫、诗意地表现了杜丽娘还魂的过程。这类处理不但与剧本的古典风格相当协调,而且还能更好地表现剧本特定的情调与氛围。

余秋雨先生在他撰写的《中国戏曲史》中这样写道:昆曲“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具有永恒的价值;但作为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戏剧现象,它已进入疲惫的岁月。当观众已经习惯了它的优势,那么,它的优势也就不再成为优势,相反,它的局限性却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耐烦。它已经让人觉得太冗长,太完满,太缓慢,太文雅,太刻板,但是,专家们还在以苛严的标尺苛求它的完整性与规范化,苛求它的韵律和声调,致使它的局限性越来越严重……”〔5〕这段话颇有深意,本人并非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仅仅以一个普通观众的立场,从美学的角度,表达对青春版《牡丹亭》的喜爱,同时期望戏曲界能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使戏曲能够更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焕发新的强大的生命力。

以上引用《牡丹亭》唱词的部分均出自《牡丹亭》,[明]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哲学研究所

【注释】
(www.daowen.com)

〔1〕白先勇:《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2〕转引自邹红:《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诠释》,《文艺研究》2005年第11期。

〔3〕王馗:《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青春版〈牡丹亭〉:在现代与传统中》,《艺术评论》2006年第6期。

〔4〕郑传寅:《戏曲程式的文化蕴涵与历史命运——兼论现代戏曲符号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余秋雨:《中国戏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