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嘉陵区民间石刻艺人吴天华:技艺超群,成果斐然

嘉陵区民间石刻艺人吴天华:技艺超群,成果斐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嘉陵区民间石雕艺人吴天华从小拜石工师傅学艺,历经岁月的磨砺,出师不久便成大才。1996年,他返回南充主持市烈士陵园的各类石刻工程,以及白塔公园的生肖石狮、嘉陵猪山观音像等。他在同行中技艺超群,其子罗盛继承父业,于陵园建有一厂,主持石刻。现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陵区民间石刻艺人吴天华:技艺超群,成果斐然

嘉陵区民间石雕艺人吴天华(泥雕前文已作记载)从小拜石工师傅学艺,历经岁月的磨砺,出师不久便成大才。

民国28年(1939),在金宝乡重修西阳桥的工程中,吴天华仅用了一天工夫,就将桥头的断头石狮重雕并修整完好,且形神兼备、活灵活现,赢得乡亲们的称赞,由此吴石匠的手艺便名扬果城。据太和乡的老者吴树仁介绍,吴天华对技艺精益求精,他刻的龙有飞天之象、凤有翔翥之形、狮有恐人之威,人物有悲喜忧苦之态,尤其是他刻的石碑、山水、宫室、器皿无不因式造型,令人百看不厌。原金宝场杨村坝的悬岩镂空石刻,在他巧手的精雕细凿之后,一尊形体自然的观音佛像肃穆端立。遗憾的是,这尊佛像毁于1968年。

吴天华为书香门第所刻的石砚更为可观,有笑和尚石砚、龟形石砚、颜色生辉形后砚、镂空形池水石砚。石砚有储水池、洗笔塘、插笔孔,层层相通,砚池水数月不干,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1965年,吴天华在完成成都大邑县 《收租院》泥塑群雕以后,又参与了江苏南京大桥毛主席语录的刊刻。正是这些艺术实践与创作,而让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刻的优秀艺人。

龙泉镇石雕老艺人何荣福(1933年出生),20世纪60年代从事石工。1986年进入四川美院雕塑厂从事石刻,尔后相继参加过全国多地的雕塑工程,如雅安“天全长征”“八女投江”等大型雕塑,期间培育学生数十人。1996年,他返南从事石雕与泥塑,为家乡培养了不少弟子,在南充雕刻界享有盛名。

罗君汉,男,龙泉镇九村人,1946年出生,系何荣福的大弟子。他擅长各类浮雕,1986年进入四川美院随师学艺,勤奋刻苦,其大小型雕刻作品堪称上乘,并远销海内外。1996年,他返回南充主持市烈士陵园的各类石刻工程,以及白塔公园的生肖石狮、嘉陵猪山观音像等。他在同行中技艺超群,其子罗盛继承父业,于陵园建有一厂,主持石刻。(www.daowen.com)

罗君寿,男,龙泉镇九村人,1957年出生。1993年随兄罗启汉赴广西柳州雕刻厂学艺,期间又随兄前往大足龙岗镇雕塑厂参与大小石刻工程,1995年回南充从事石刻和泥塑。21世纪初,他于市西河南路自立门户创办石刻厂,其作品在六县三区深受群众好评,市内多家媒体先后采访报道。近年来,罗君寿与他的小作坊相继刻制的作品有:西充天宝中学文化墙、孔子雕像、多扶御景华庭牌坊;阆中雅特居飞凤、仪陇新政金松园景雕、南部桂博园桥栏、营山地税局文化墙、蓬安相如一小人物浮雕、顺庆张澜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场景石刻,以及2013年末南充顺庆新落成的文庙外景的众多石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他雕刻的香港慈善家 “田家炳”人像,已被香港田家炳先生博物馆收藏。

石刻艺人

雷霆山石刻 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白家乡汤家沟村一社,始刻于唐开元十七年(729),清代亦有增刻,共有三通碑,呈长方形,一、二号碑字迹不清,三号龛碑字迹清晰,碑高0.44米,宽1.3米,均宣传宗教内容,书体为唐楷,有“开元十七年”的题记,“雷霆山”三字为道光十三年(1833)刻。

该处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