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洪拳与传统狮艺融合,实现醒狮表演突破

洪拳与传统狮艺融合,实现醒狮表演突破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地培养学员一直遵循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洪拳融入醒狮,从传统狮艺里寻求突破。2018年,北沙岭南醒狮训练基地获得里水新春狮艺状元大赛传统狮的冠军。坚持传统教学取得优异成绩基地总教练范桂良表示,传统南狮大多是由武馆延伸出来,所以舞狮还是要有武术的底子。在范桂良的教导下,他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将武术融入醒狮,不仅强身健体,还能让狮子的动、静、惊、疑等神态活灵活现。

洪拳与传统狮艺融合,实现醒狮表演突破

在里水北沙岭南醒狮训练基地,岭南醒狮这项传统运动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基地培养学员一直遵循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洪拳融入醒狮,从传统狮艺里寻求突破。2018年,北沙岭南醒狮训练基地获得里水新春狮艺状元大赛传统狮的冠军。

坚持传统教学取得优异成绩

基地总教练范桂良表示,传统南狮大多是由武馆延伸出来,所以舞狮还是要有武术的底子。

从2008年该基地成立以来,30多名队员一直坚持学习武术。在范桂良的教导下,他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将武术融入醒狮,不仅强身健体,还能让狮子的动、静、惊、疑等神态活灵活现。

“你看,上单腿、上双腿、坐头,这些舞狮的常用动作,其基础还是扎马步。”范桂良一边亲身展示,一边介绍,“有了武术基础的舞狮,狮子的神态才会出彩。狮子的每个动作对步型步法都有要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表现出狮子的精气神。”

范桂良的功底得益于其师傅黄桂平的教导。现在,基地总教练范桂良依然按照师傅的传统方法,教授学员动作和套路,同时,结合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的竞赛规则,一丝不苟地做好醒狮技艺的传、帮、带工作。

十多年来,基地一直按照传统舞狮的要求和套路,长年累月的严格训练使得队员舞狮的基础非常牢固。范桂良说,基地狮队还加入了大头佛的角色,让南狮的表现力更丰富,套路更有深度。“大头佛是传统南狮的角色,但不是每个狮队都有这个角色和能表演的人才。”范桂良表示,大头佛主要是作为一个引狮员,用一个样貌可爱、搞笑鬼马的人物将故事演绎出来。

在激烈的比赛中

自幼爱上舞狮,一直坚持至现在(www.daowen.com)

能获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刻苦训练,还离不开基地队员们对醒狮运动的热爱和坚持。范桂良从四五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到处看醒狮表演,12岁开始跟师傅学习舞狮,至今已经有30多年了。2008年,范桂良组建了基地,直至今天,基地的队员一直没太大变化,除了年纪大的渐渐退出外,队员基本没有流失。范桂良说,能走在一起的队员都是醒狮爱好者,最年长的已经来了十多年了,大家一直没有放弃醒狮这项运动。

“我们舞狮赚的钱也不多,有时候我还要补贴一些才可以维持下去。”但是让范桂良欣慰的是,全部队员对舞狮都有一股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

2009年南北狮王争霸赛现场

在比赛中获奖

在基地学舞狮已十年有余的陈绍宏说,他也有正式工作,舞狮只是业余爱好,但能坚持这么久,不仅是因为想强身健体,还因为这份兴趣爱好能带给自己满足感。

开展义务教学,传承醒狮文化

如今的舞狮运动,已经从民间文体活动演变成一项集武术、杂技艺术为一体的体育文化运动。这个古老的健身娱乐项目正焕发着新时代的魅力。

“我的目的就是要发扬传统文化,培养舞狮人才。”范桂良说,这是他和基地一直不变的目标。为此,基地会经常到村里进行免费教学。“我们打算近期到展旗村教青少年学舞狮。”范桂良说,舞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文化实践者、传承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福音,同时也是对民间舞狮技艺的一种肯定。对他们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必须加快传承、发展、创新舞狮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