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法律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法律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职业道德可以看成职业人士个体在职业实践活动中一种个人的精神修养与信仰追求。但是,承认区别并不意味着否认联系,作为整体的“职业伦理”要想发挥实效,还依赖于职业人士个体的践行和遵守,这时候“职业伦理”则体现为“职业道德”。

法律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上文曾提到,职业伦理学是以职业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这揭示了职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那么,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没有本质区别

龚群教授认为,职业伦理或称职业道德,伦理是从社会层面讲的,道德是从个人层面讲的。就职业方面的情形而言,从社会层面讲,可以称为“职业伦理”;从个人层面讲,可以称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在个人那里,就是个人的德性在职业行为中的体现。职业道德(职业伦理)作为人类道德现象的一个基本方面,有着与其他道德现象相区别的基本特征:①在内容上,职业道德总是鲜明地表达了职业行为及其角色行为的道德规范与准则。②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角色道德的行为准则的表达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它既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作风纪律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标语口号、鲜明的誓词条例和具体的注意事项表达出来。③在调节范围上,主要用来指导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在某种具体岗位上的人们的言行。④在功效上,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的职业化,它既是职业活动的道德保障,又为个人道德通过职业活动得到提升提供了途径。[37]

(二)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存在明显区别

李宁教授认为,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之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职业伦理是指从事各种特殊或专门职业的工作者或“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行业道德和他们所应遵循的基本职业伦理规范。因此,职业道德不同于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所具有的这种总体性特点与职业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形成了对照。[38]一般认为,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9](www.daowen.com)

1.从作用的对象来说,道德更加强调主观、内在、个体性、特殊性,因此,职业道德更多地是指职业人士个体按照岗位规范对自身的内在要求和行为的一种约束;而伦理更具有客观、外在、社会性、独特性,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因此,职业伦理更多地是指职业对职业成员的整体性要求,其与职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2.从作为价值本身来说,道德价值的核心是善、好,其最本质的东西是个体心灵秩序的完善和自身的自由追求,因而势必呈现出自我价值追求的个体性差异。因此,职业道德的培养与个体内心信念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只有在职业岗位工作实践中,职业人员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才会在日常的行为中有所体现。而伦理的核心是正当,其最本质的东西是社会成员在共处中的利益关系的公平与正义。伦理是社会所必须认同和要求的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认同,着眼于社会整体秩序的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职业伦理是基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关系协调而发生作用,反映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共同价值追求,并在多层面的社会关系中付诸实践,产生普遍的约束作用。

3.从存在领域来说,道德主要存在于私人精神领域,主要体现在追求利益的个体与自我良知的对话。因此,职业道德可以看成职业人士个体在职业实践活动中一种个人的精神修养与信仰追求。伦理主要存在于人的共同体的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主要是个体之间的民主性对话与讨论。因此,职业伦理更多是在不同群体中,围绕职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教育、对话、讨论,达成共识,产生共同的职业信念。

本书倾向于采纳后一种观点,即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之间存在差异,在具体使用上不宜混同,这也是本书采用“法律职业伦理”而非“法律职业道德”的原因。但是,承认区别并不意味着否认联系,作为整体的“职业伦理”要想发挥实效,还依赖于职业人士个体的践行和遵守,这时候“职业伦理”则体现为“职业道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