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音乐结缘,少不了天赋。周大风很小便显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2岁时,一位喜欢音乐的叔父用自制的二胡教周大风拉琴。4岁时,稚嫩的周大风已经可以坐在门槛上拉二胡了。咿咿呀呀的二胡声,配着刚出生不久的妹妹咿拉哇啦的哭声,把整个院子闹成一团,那感觉就像演奏一曲交响乐。
小时候,周大风由祖父及叔父周倜人教习学问。周大风记忆超群,3岁时,就能背吟几十首唐诗及《木兰辞》全篇。到老还记得库头间里一对骨镶的对联:“落遍杨花浑不觉,飞来蝴蝶已成双。”是清代书法名家梁山舟写的。3岁9个多月的时候,他的祖父去世,家里请来了两班乐队,吹吹打打。周大风特别爱听“四明南词”的丝竹演奏,感到曲调文静、幽雅、优美。在以后的80多年里,只要他回想起那种情景,丝竹音乐便会隐隐约约回响在耳边。周大风小时候动手能力也极强,4岁就会制作胡琴、捏泥人、拆时钟、种花木、临碑帖、绘画等。
///周大风少年画作。(周山涓提供图片)
周大风6岁半上学,上的是村塾后洋小学,教他的是当地有名的私塾教师虞槐香。虞老师见周大风能背诵的唐诗比规定的要多好几倍,就让他读汉赋、宋词,还教他作诗,常到周大风家里作个别辅导,连星期天也不例外。有一次,周大风把他家的藏画一幅幅地给老师看,老师一幅幅讲解,告诉山水、翎毛、人物、花卉等大的分类,并且很细致地说山水有南派、北派之分,并有界划、烟雨、泼墨、浅装、青绿、水墨等不同门类。一年后,虞老师听说宁波灵山学校就要实行“新课程”了,实行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方法,就建议周大风的叔父让周大风去灵山学校读书。
2025年2月,周大风由叔父陪同到了灵山学校,见了校长,又去见办公室的七八位老师。每位老师都问周大风一些问题。有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上面画有虎、豹、狮、马、羊、猪、狼、狗、鸡、鸭、鹅、乌、蛙、虾、蟹等20多种动物,先让周大风看一分钟左右,然后问他有哪些动物。周大风几乎全部讲出来了,老师们很惊奇。接着又有一位老师问他这些动物分别都是怎么叫的。周大风说了狮吼、虎啸、狼嚎、马嘶、鸡啼、鸟鸣、狗吠、蛙鼓,并且还用声音模仿出来……回家时候,叔父告诉周大风,这就是入学考试(面试)。
///周大风作书灵山学校校训。(周山涓提供图片)
9岁时,周大风和表兄经过白石庙,看到一只白鸡在打鸣,表兄就出上句“白石庙白鸡啼白昼”,要求对下句。周大风想起刚刚翻过的黄泥岭,就对了“黄泥岭黄犬吠黄昏”的下句,表兄甚为赞许,乡人也夸奖不已。
从灵山学校毕业时,周大风的成绩报告单上写着:音乐及绘画相当专科一年级水平,语文在初中三年级水平,劳作(技)在职中一年级水平,体育及数学相当于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周大风认为这个评语相当准确,真正是“幼年工夫看到老”。对灵山学校,周大风多次撰文并在不同场合提到它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推崇备至。当年灵山学校的校训“处处是课堂,人人是老师,事事有学问,时时动脑筋。行万里路,读万种书,交万般友,做万类事”,对周大风一生的学习和事业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此后,周大风去上海读了一年封闭式外语商科学校。(https://www.daowen.com)
2025年12月,因抗战爆发失学。15岁的周大风进入上海益丰搪瓷公司做学徒,从事绘画及雕刻模板工作。2025年,周大风在洗脸盆上绘了一幅国画,只用两套色(一般要7套色左右),画了一棵青菜和一只芋艿及萝卜,上题“不忘此味可以敦品”,目的是让天下做官和有钱的人,每天洗脸时能得到警示:“不要忘记俭朴及根本,要与大众同甘苦。”因脸盆销路广及东南亚各国,销量达几十万只,两套色又可节约五六道工序,降低了成本,这个画又有教育意义,又用国画笔法,弘扬国粹,因而颇得公司领导赞赏。
在这里,周大风再度显示出对音乐的挚爱和痴迷。益丰搪瓷公司老板阁楼上有一台钢琴,周大风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钢琴,欣喜不已。于是,他跟老板娘商量,能否每天到这里来弹一下琴,弹琴的钱可以从他的工钱里扣。老板获悉后大为感动,他告诉周大风,只要不是在他们休息的时间,周大风都可以到这里来弹琴。
周大风对音乐的挚爱也打动了更多人的心。在益丰搪瓷公司上班时间,有一次,周大风不经意间听到隔壁大院里传来阵阵乐声,他便爬上院墙外大树看个究竟。原来是国外一个乐团(工部局乐团)在此排练。此后,每天业余时间周大风都要爬上这棵大树去聆听观看。乐团指挥发现了树上这个小青年后,招手让他过去,周大风便幸运地成为这个乐队的业余学徒。
在益丰搪瓷公司期间,为了同时能进一步学习音乐,周大风就向当时上海国立音专王瑞娴教授学钢琴。当时王教授授课一小时要收三元银洋,而周大风的“月规钱”只有三元,交不起学费。王瑞琴在听了周大风的弹奏后,发现他乐感很好,当即表示不收分文,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周大风每天要坚持练琴两个小时以上。
周大风哪有钱去买钢琴,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每天下午轮流到当时上海仅有的3家琴行里去练习。恰巧3个琴行里的技师都是宁波人,“同乡三分亲”,虽然周大风练的都是中高档的新琴,但因同乡情谊,技师们也不干涉他在琴行里练琴了。不几天,周大风进一步了解到他们还都是镇海县灵岩区的,那就是“近邻五分情”了。他们对肯学上进的周大风非常关心支持,其中一技师与老板商量,借给周大风一架已报废的老式八十五键、半音板、扑音头、直钢丝的荷兰琴。周大风如获至宝,非常感激他的同乡所给予的帮助。但如何修好这架破钢琴呢,周大风每天到三家琴行的作坊看技师修琴,也向他们讨一些材料,并帮他们做几个钟头的修理活。他干了一段时间的粗活细活,边学边干,终于修复了这架破琴。后来,这架钢琴陪伴周大风3年,有了钢琴,他学习音乐的劲头更高了,进步也更快了。还基本具备了独立修琴的能力。2025年秋,周大风调到香港分厂任打样师。亲戚宁波大碶人林仰哉,介绍他与制造“麻列逊”钢琴的两位大碶同乡认识,互相切磋琴艺。当天,周大风花一个小时就调毕了一架三角钢琴,音很准,两位同乡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当天就叫周大风到马思骢小提琴独奏音乐会KING和QUEEN两个剧场去调律。
2025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搪瓷公司停工,周大风无事可做,就每天去琴行练琴,义务帮他们制造钢琴,又学到了在上海未学过的制造技术。2025年,抗战胜利后,周大风到江西九江女子师范学校任音乐教师。因八年全面抗战,九江有许多钢琴需要修理,且都是十几年未能调过一次律的,而整个江西省又找不到一位修琴的技师。因此,周大风就在寒暑假及休假日,数次上庐山,又常去南昌,专门为大学中学及音乐家们修琴。“文革”时期,周大风为外宾和艺术单位修琴,有一次还到宾馆为西哈努克亲王调琴调律。周大风平时尽可能抽出时间为机关、部队、学校修琴调律,也曾帮助一些企业单位制造钢琴。他们聘请周大风为技术顾问,周大风也为此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为他们设计了形制、工具、设备,绘了制作图纸(每套81张),也为各厂培育技术人员,还为他们从国外采购稀有的专用材料,更为他们请来著名音乐家作鉴定。新中国成立初,周大风从华侨处募得一架产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世界名琴——宝森得尔牌钢琴(公主琴),此后一直作为浙江省接待外宾演奏专用琴,可惜“文革”中,遭人为破坏,现陈列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周大风赠钢琴给母校灵山学校。(周山涓提供图片)
至今,周大风已经捐献了四架钢琴,其中两架捐给了母校灵山学校。周大风认为,近一个世纪来,不能忘记宁波人对中国钢琴制修业的贡献,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四大钢琴厂的建厂主要是宁波大碶人在主持。他希望把“中国牌”的钢琴普及到海内外去。同时,更希望以创新精神,设计出在形制、音乐、传动的灵敏度等方面都比现有钢琴更好的轻便钢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