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成果集:父亲的菜园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成果集:父亲的菜园教学后记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快速读文,看看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学生把父亲开垦、填土、施肥的句子都找出来了。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感受,理解父亲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的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最后,请学生联系所学,进行练笔,写《父亲》。《父亲的菜园》获2008年杏星杯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成果集:父亲的菜园教学后记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所以,语文课设计上要考虑的重点是意会、简约、自悟。

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快速读文,看看写了一件什么事?“贫瘠的土地”与“诱人的翠绿”中的“贫”“瘠”是什么意思?从而把问题引向“为什么原本贫瘠的山坡会变得像一块碧绿的翡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说。这样,学生把父亲开垦、填土、施肥的句子都找出来了。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感受,理解父亲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父亲用“豌豆肥土”的做法比较难理解,我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所说的话“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引导学生抓住“难为、拼了命”理解父亲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我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着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的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www.daowen.com)

最后,请学生联系所学,进行练笔,写《父亲》。

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课文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能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吃苦、不怕困难,还能体会到父亲热爱土地、信赖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思想感情。明白作者的目的是通过讲“我”家失去菜园,父亲克服重重困难在山坡上重新开辟了新菜园,赞扬了父亲不怕辛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的菜园》获2008年杏星杯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