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学分析对笔迹检验的启示:《笔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给出答案

心理学分析对笔迹检验的启示:《笔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给出答案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迹检验中的心理学分析听起来好像很陌生,但其实我们在长期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己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运用于笔迹检验分析过程之中了。这种分析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笔迹检验的方法和理论,从实践上开辟笔迹检验的新途径。(二)为选择合理恰当的笔迹特征提供依据一份检材通常反映众多特点,如何找到本质性特征来确定与样本是否同一,是笔迹检验工作的核心。所以,分析书写人的心理因素,必能在笔迹检验中发挥重大作用。

心理学分析对笔迹检验的启示:《笔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给出答案

笔迹检验中的心理学分析听起来好像很陌生,但其实我们在长期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己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运用于笔迹检验分析过程之中了。有些文检人员凭借在笔迹上的某些变化与现象便能透视分析出书写人的心理状态。

虽然对笔迹心理学分析尚无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但是实践中对笔迹的分析正是沿着“心理—书写行为—笔迹”这样一个规律逆向推理,即不仅注意到笔迹特征的表面现象,而且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书写人书写笔迹的环境、行为和心理状态。这种分析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笔迹检验的方法和理论,从实践上开辟笔迹检验的新途径。具体可以概括为:

(一)为确定检材性质提供充分理由

日常生活中,笔迹检验的案件各式各样,在案情复杂,委托方与争议方各执一词,检材笔迹的形成可能性较多时,通过心理学的系统学习,可以从案情、书写人、委托人、争议方的言语叙述中增加确定笔迹形成结论的论据,仔细研究检材笔迹的书写心理,可以帮助排除检材不正常的状态,例如摹仿、伪造等。

综合评断时的差异点,往往会影响我们做出结论的肯定性,若能够了解笔迹形成当时的情景,了解书写人在此情景下以怎样的心理状态书写,就可以合理解释检材样本中的差异点,辅助做出最终结论。

(二)为选择合理恰当的笔迹特征提供依据(www.daowen.com)

一份检材通常反映众多特点,如何找到本质性特征来确定与样本是否同一,是笔迹检验工作的核心。学习心理学,研究其对笔迹的影响,能让我们在众多特征中选取恰当的特征点,合理解释特征差异点,为综合评断和同一认定提供条件和依据。

(三)为刑事案件的分析提供依据

虽然笔迹争议通常出现在民事经济案件中,但刑事案件中出现的笔迹物证往往是破案的关键。对检材笔迹的形态分析,推断书写人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日后审讯嫌疑人及侦查破案,发挥心理战术优势提供帮助,同时可以针对嫌疑人制定侦查方向及审讯方案。

通过笔迹认识书写人的心理状态特征,对确定书写人的条件,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笔迹反映出的心理因素分析书写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对检验鉴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析书写人的心理因素,必能在笔迹检验中发挥重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