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声音在影片中的分类-动画导演基础

声音在影片中的分类-动画导演基础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查阅关于影视声音方面的书籍会发现影视中关于声音的分类非常多,也非常细。其次是镜头内人物因为做动作而发出的声音,被称为动效声,如一个人挥袖时所发出的声响、走路时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等,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物体在动作过程中所发出的动效声,也被统称为“动效”。声音可以影响人物的塑造。如果一个导演能够意识到声音在影片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则会让剧中的角色鲜活不少。

声音在影片中的分类-动画导演基础

查阅关于影视声音方面的书籍会发现影视中关于声音的分类非常多,也非常细。这是因为分类的标准不同,所以类型变得多样化和繁杂化,对导演而言,要找到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划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明白,欣赏能力对导演来说最重要,因为具体的声音是由专业的声音导演、声音师和声音技术人员等制作的,而导演只需要向声音导演提出自己的设想,再由鉴赏声音师对影片中的各种声音作出判断、提出建议即可。

所以,此处将用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来划分影视片中的声音。

这个标准就是看影片中的声音是否出现在镜头内部,观众是否能看到发出声音的源头,如果是,则这个声音被称为有源声音或客观声音;如果不是,则被称为无源声音,也叫主观声音。有源声音包括很多类型。首先是人声,占比重非常大的一种人声是镜头内人物之间的对白,还有人唱歌、唱戏的声音。除了对白,还有一种非词汇类语言的“人声”,例如一个人的叹息声、咳嗽声、痛苦的呻吟声等。其次是镜头内人物因为做动作而发出的声音,被称为动效声,如一个人挥袖时所发出的声响、走路时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等,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物体在动作过程中所发出的动效声,也被统称为“动效”。例如,飞机起飞、降落时发出的声音,汽车行驶的声音等。有源声音还包括有源音乐,例如镜头内的收音机里播放出来的节目、电视里传来的歌声等。

无源声音往往指的是影片主创人员即导演、作曲家、录音师共同设计和创作出来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声音,其中包括人物对白、人物旁白、音乐和音效等。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无源声音所占的比重很大。

对声音的忽视不仅会影响对剧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表现,还会降低全片的质量,就像在前面列举的关于“中国某系列动画片”的例子中所说的,因为声音处理得不合理,所以影片的效果不佳,从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该片导演的视听手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对声音问题负责的不应该仅仅是录音师、影视音乐作曲者,还应包括导演。

声音可以影响人物的塑造。如果一个导演能够意识到声音在影片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则会让剧中的角色鲜活不少。例如在澳大利亚电影《闪亮的风采》中,成年戴维的语言非常有特点——他总是以极快的速度重复着自己的话,而且会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类似笑声的颤音。这颤音是声带振动发出的,机械感很强,并且与之相伴的面部表情不是欢愉而是一种说不清的情绪。这种声音的设计,对表现戴维这个人物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情感状态是非常有利的。

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可能淡忘了片中的一些情节,却会对成年戴维这个角色记忆犹新,对他这种非常有特点的语言和发声方式念念不忘。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声音不仅可以影响人物的塑造,而且对人物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导演专业的人来说,在意识到“声音是塑造影片角色的一种有力手段”这一点之后,其结构影片的影视手段必然会变得丰富。

如果不重视声音处理,会给观众不真实、粗制滥造的感觉。某国产动画片中有一集讲的是父亲带着儿子在路上走,忽然看见一群人围在路边大声讨论着什么。好奇心重的儿子拉着爸爸朝那群人跑去。暂不说画面、原动画质量如何,单从声音的角度来看,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动画片,因为导演在处理这段戏的声音时,除了完整地保留了父子两个人的对话以外,其他人的声音、动效以及环境的声音时断时续,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反倒有。以影片中父子俩的位置来判断,他们站在原地说话的时候应该是听不清那群人具体的谈话内容,但可以听到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结果观众除了听到父子俩人的对话,既听不到这群人的谈话声(也可以认为是嘈杂声),也听不到街道上的喧嚣声,如树上的鸟叫声、汽车行驶在路上时所发出的声响、自行车的声音等,甚至连父子二人走路的动效声都听不到。所以,在看这场戏时,观众会有一种过于安静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直接影响人们对该片的印象。(www.daowen.com)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视听小实验:在课堂上放映了一段经过中文配音的《杀手里昂》,其结果是原本很动情的戏,不仅没有感动课堂上的观众,反而让他们哈哈大笑,连再看下去的兴趣都没有了,而且影响了他们对剧情的理解;而当放映原影片中相同的段落时,现场却鸦雀无声,观众看得聚精会神。

之所以有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是因为翻译破坏了原片中连续的、合理的声音,导致“导演本想借音乐和声效来烘托某种情绪”这样一个合理的设计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因此观众所能感受到的情绪也是断断续续的。又怎么能期望观众会被这种效果的影片感染呢?而且最不应该的是,中文翻译导演没有花心思去体会原片导演使用每一段声音的真正意图,很随性地篡改,导致影片中人物的情绪不能被准确地传达出来,最终影响了影片的叙事,更影响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思考题

1.影片中声音的分类及各类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2.声音处理应注意哪几点?

3.影片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有哪几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