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交往互动的教学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交往互动的教学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发展价值,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样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对话互动中,各种不同视界相互碰撞,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使学习过程由知识的接受转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对话过程。

交往互动的教学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发展价值,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科书编者和文本是参与的主体,三主体之间是平行、交互的“我你”关系,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互为主体的对话活动。所以,阅读教学就需要借助对话理论,在这种多重复杂的网状对话关系中进行。

(二)教学由“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既重结果更重过程”(www.daowen.com)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期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过程比对话的结果更重要,对话者之间不同的声音构成了真正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对话性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了知识的重新建构,最终促成新的意义的生成。在这样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对话互动中,各种不同视界相互碰撞,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使学习过程由知识的接受转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对话过程。

(三)淡化接受和训练,重视学生的感悟和实践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这一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重视人的体味和领悟,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心灵;在这一理念下的对话式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感悟和实践,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