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坝口蘑酱油:川菜食画中的皇家贡品

中坝口蘑酱油:川菜食画中的皇家贡品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彰明县志》记载,道光初年,江油中坝一家名为清香园的酱油坊店主后人韩铣中了举人。中坝酱油由此得名,并被指定为皇家贡品。其后,清香园后人精益求精,以本地传统酿造技艺为依据,在保证中坝酱油天然鲜味的同时,加入口蘑作为重要配料,这种蘑菇顶圆肉厚,味醇香浓郁。用口蘑为配料精心酿制的酱油汁稠色艳,咸甜适度,天然鲜香,故后人取名“中坝口蘑酱油”。

中坝口蘑酱油:川菜食画中的皇家贡品

调味故事

寒销云栈北,春遍锦城西。

邛酱传芳蒟,岩祠颂缥鸡。

——宋·宋祁《送鱼太傅通判汉州》

酱油起源于中国,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了。据说最早的酱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作过程相近。后来工匠们在实践中发现用大豆制成酱,风味相似且更加便宜。

“酱油”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宋朝。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酱汁称为酱油。到了清代,酱油的使用远超过酱。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可以看出,酱油已经在当时的烹饪中占有重要地位。

酱油在川菜烹调中广泛运用,是在明末清初。据《彰明县志》记载,道光初年,江油中坝一家名为清香园的酱油坊店主后人韩铣中了举人。道光七年,韩铣官居道台。趁赴京谢恩之际,韩铣携其家酿酱油之极品为贡。道光皇帝的御厨用这些酱油烹饪了几道御膳,道光皇帝品后赞不绝口,挥毫留下“中坝酱油”四字。中坝酱油由此得名,并被指定为皇家贡品。(www.daowen.com)

其后,清香园后人精益求精,以本地传统酿造技艺为依据,在保证中坝酱油天然鲜味的同时,加入口蘑作为重要配料,这种蘑菇顶圆肉厚,味醇香浓郁。用口蘑为配料精心酿制的酱油汁稠色艳,咸甜适度,天然鲜香,故后人取名“中坝口蘑酱油”。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坝酱油连续获得“四川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殊荣,并在全国酱油行业中首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有“川菜味魂”之誉。

酱油在川菜烹调中有调味、提色、增鲜的作用,广泛运用于冷菜、热菜以及面点、小吃的调味,也是川菜调料八珍之一。

中坝口蘑酱油
(蒲雅琴 绘)

兰明路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兰明路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副主席世界厨师联合会国际评委,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名厨委员会四川区主席,四川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兼名厨联谊会会长。

“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给我们平凡的生活添加了美妙的味道。酱油拌饭,是许多人记忆深处难忘的儿时味道。虽然只是制作一碗看似简单的酱油拌饭,兰大师对材料的要求却是非常高的。他认为,将简单的食材尽可能地精细化并提升档次,体现了现代厨师的品位。精选的食材,精致的调味,就是兰明路大师制作这道酱油拌饭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