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皇家陵寝园林简介

清代皇家陵寝园林简介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陵寝不仅是安葬帝王后妃的墓地,也是体现帝王尊严和皇家瑞气的山水园林。清朝入关后的帝王陵寝有两处,即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均在河北省境内。除昭西陵、惠陵、惠妃园寝和公主园寝单成体系外,其他陵寝均以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和帝王陵寝园林区。

清代皇家陵寝园林简介

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陵寝不仅是安葬帝王后妃的墓地,也是体现帝王尊严和皇家瑞气的山水园林。清朝入关后,极尽追求繁缛奢华之风,帝王陵寝建筑雕塑家具、棺饰,都以极度奢华为取向,而帝王陵寝园林,特别注重风水祥瑞,通过山岳风水、建筑牌坊、华表桥梁、亭台楼阁、门堂供具,表征风水祥瑞与豪华尊严。

清朝入关后的帝王陵寝有两处,即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均在河北省境内。清东陵位于遵化市昌瑞山南麓,东起马兰峪,西止黄花山,北接雾灵山,南北长125千米,宽20千米,正南烟墩、天台两山对峙,其间形成一个天然陵口——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15座陵园,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

清东陵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始建,历时247年。孝陵是顺治帝陵墓,建于昌瑞山主峰下。除昭西陵(顺治皇帝生母孝庄文皇后之陵)、惠陵(同治皇帝之陵)、惠妃园寝和公主园寝单成体系外,其他陵寝均以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孝陵东侧有顺治皇后的孝东陵、康熙帝的景陵、景妃园寝、双妃园寝,西侧有乾隆皇帝的裕陵、裕妃园寝、咸丰皇后的定东陵(即慈禧陵、慈安陵)、定妃园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这些建筑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

清东陵建筑恢宏。在三百多座单体建筑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宽31.35米),五间六柱十一楹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有堪称我国石雕艺术宝库的地下宫殿——乾隆裕陵地宫,有独特的陵寝建筑黄金贴饰的慈禧陵三殿。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及园林,综合体现了传统风水、建筑、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宗教、民俗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处永宁山下,面积800平方千米。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气势雄伟。自雍正八年(1730年)首建泰陵,至1915年光绪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76人。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和帝王陵寝园林区。四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保存完整。行宫、永福寺历经沧桑完整地保存下来,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

图0-18 位于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之泰陵

中国古代园林是一部厚重的大书,河北古代园林是这部大书中的辉煌一页。为了铭记历史,昭示未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新发展,我们邀请各方面的学人共襄盛举,编著《河北古代园林史纲》,以企为河北古代园林的历史研究梳理一个梗概,为日后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作一铺垫。

【注释】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河北道·恒州》,光绪十九年补刊木刻本。

[2]梁勇:《再论北岳恒山地望及其历史变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149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沈鲤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局影印本《二十五史》第十册。

[4]清·张廷玉等:《明史·礼制三》,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局影印本《二十五史》第十册。

[5]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华书局1998年版,105页。

[6]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卷三《殷本纪正义》。(www.daowen.com)

[7]谷华池:《殷商五代帝王建都沙丘考》,见《广宗县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930页。

[8]谷华池先生在《殷商五代帝王建都沙丘考》一文考证认为,祖乙都于邢,就是庇,即沙丘。商周时期属邢国封地。故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称“祖乙都邢”。

[9]高平子(1888.12.23—1970.3.23),现代著名天文学、历法学家。原名均,字群,钦佩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张平子),自号平子。上海金山区人。中国科学史开拓者之一。1983年国际天文学朕合会第十八届大会在希腊召开大会通过决议:将月球正面东经87.6度、南纬6.7度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

[10]关于顾之地望,一说即今定州,一说顾即鼓,即今晋州鼓城遗址。2017年在行唐县故郡发现了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山国大型贵族城邑、墓葬遗址。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与中山国诸侯有关。或即中山国故都“顾”地,历史上属定州辖地。

[1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中华书局1972年版,18页。

[12]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一八《高隆之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236页。

[13]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三八《辛术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501页。

[14]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一二《琅邪王俨》,中华书局1972年版,163页。

[15]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54《王熔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729页。

[16]同上,730页。

[17]转引自刘章、吴世元:《古人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宋·欧阳修纂《新五代史》卷39《王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412页。

[19]宋·吕颐浩《燕魏杂记》,函海本影印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