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川家康的行动引起京都公卿的不满与质疑

德川家康的行动引起京都公卿的不满与质疑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说德川家康在看完了报告书之后,先是露出了一丝相当诡异的笑容,接着,他立刻派出专人前往京都,协助京都所司代处理此事。所以当幕府专案组的众成员来到京都,找到各当事公卿之后,清一色地被当成了捉耗子的看门狗,并遭到了很多的白眼。八月,板仓胜重进宫,拜见了天皇,当时说的是要谈谈关于幕府和朝廷紧密合作的一些事情,所以陪同在座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卿。

德川家康的行动引起京都公卿的不满与质疑

六月,负责维护京都治安的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遣人来到骏府城,向家康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天皇后宫有些乱。

这是板仓大人经过两年秘密侦察所得到的成果。

而那位敢偷天之腥的哥们儿名叫猪熊教利,时任左近卫少将。

此人生于京都,外号无双美男。据说他每每走在街头,都能引发众多闲人围观,其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甚至是穿衣戴帽的款式,都成了当时京都男女追捧模仿的对象,比如这家伙的发型在日语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猪熊样。 (听起来像骂人)

其实猪熊这个姓早在平安时代就有了,当时的日本首都平安京中有一条道叫猪熊小路,正好有公卿山科家分流的人住那儿,独立了门户之后,便以路为姓,改称猪熊氏。

再说这位猪熊教利,因为长得帅,所以特别受姑娘们的欢迎,但这小子是个坏料,太过风流,且越来越过分,到宫中偷腥还被天皇当场撞见。

结果皇上气得脸都发白了,双手颤抖着就想亲手剁了那小子,可怎奈何家丑不可外扬,一旦要杀了他,那等于这事儿就要被宣出去,这要一宣出去,那皇家的脸面便荡然无存了。

于是万般没辙之下,天皇只好下了一道圣旨,随便弄了个借口,把猪熊教利给逐出了京都,算是眼不见为净。

可不承想教利走了前后还没仨月,哥们儿居然又偷偷溜了回来,继续在京都兴风作浪。

消息传到江户之后,家康立刻下令京都所司代继续严查,然后没几天传来了一个更让人吃惊的结果:且说那猪熊教利回了京都之后,不光是再度重操旧业,甚至还四处联络其他公卿要他们跟着自己一块儿干,而那帮人一看猪熊大人偷了腥发了东窗却安然无恙,早就已经心头痒痒了,现如今教利又这么一挑,自然便跟着一块儿上了山。

据说这批人搞到后来还公然在皇宫禁地饮酒作乐,旁若无人地开起了无遮大会,其场面之不堪入目,已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天皇知道么?

天皇当然知道,就算不能具体地知道谁和谁有私情,但他还是非常清楚地明白,自己遭到了背叛和欺辱。

不过人生最大的悲哀还不在于此,而是一切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根本不敢往外传,理由就是之前说过的那一条:一旦败露,颜面尽失。

他甚至连像之前那样把猪熊教利偷偷赶出京都都做不到了,因为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处理了猪熊,那么势必也要把其他人给一块儿办了,在这种事儿上要是开了地图炮,那等于是向天下宣告了。

对于人类,尤其是站在高处的上等人类而言,在很多时候,那张脸永远都要比那条命来得大。

就这样,天皇忍常人所不能忍,愣是把这事儿当作不知道,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时候,尽管自己当了哑巴吃尽了黄连,可这事儿终究还是没能瞒住,仍然被外面的板仓胜重他们给知道了。

板仓胜重向江户方面一连汇报了数次,并写了一份长达几十页的调查报告,从谁和谁有一腿,有过几次,到什么时候有的,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之类,都写得一清二楚,仿佛他板仓胜重在事发当时正拿着五星牌单反相机蹲守一旁似的。

再说德川家康在看完了报告书之后,先是露出了一丝相当诡异的笑容,接着,他立刻派出专人前往京都,协助京都所司代处理此事。

这话听起来就有些奇怪了,因为这怎么说也是宫里的事儿,你德川家康本不该去管,就算想管,却也是管不着的吧?

所以当幕府专案组的众成员来到京都,找到各当事公卿之后,清一色地被当成了捉耗子的看门狗,并遭到了很多的白眼。

公卿们普遍觉得,这帮关东武士就是吃得太撑了没事儿干,所以谁也不给他们好脸色看,更有甚者还公然表示说,你们这帮武士就是文盲,回去让德川家康好好看看《源氏物语》,他就明白什么叫作贵人们的恋爱了。

《源氏物语》是日本名著,主要讲的是平安时代的日本公卿之间凌乱华美的爱情故事,其中也不乏偷情之类的重口味情节。

让家康去看《源氏物语》,其潜台词很明确,就是请他这种乡下人好好学习学习,深刻领会高贵人群的爱情精髓,没事儿别来瞎掺和。

幕府那边的代表板仓胜重一听这话便再也忍不住了: “你们这也算恋爱?这是赤裸裸的奸情!难道羞耻二字在公卿之中已经荡然无存了吗?”

恭喜你,猜对了。

面对如此掷地有声的质疑,众公卿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安,反而还纷纷掩口失笑: “所谓奸情,那也是恋情的一种啊。”

白马是马,公卿是人,所以奸情也算是恋情了。

板仓胜重当场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打道回府写信给家康,请求进一步指示。

数日后,江户的红头文件传达抵京,家康亲笔批复:找天皇,大张旗鼓地找天皇。

其实,老爷子对此次事件的看法和我们一样:虽然性质不怎么好,可毕竟也是朝廷的家事儿,作为幕府,要想越俎代庖地惩处祸首,那是没有可能的。

事实上他也没想惩处祸首,只想单纯地利用这件事儿:天皇不是怕丢人么?那就把被戴绿帽子的事情当把柄捏在手里以此作为威胁呗。

威胁他什么?当然是立太子了。

八月,板仓胜重进宫,拜见了天皇,当时说的是要谈谈关于幕府和朝廷紧密合作的一些事情,所以陪同在座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卿。

谈了没几句,胜重突然说道: “起奏陛下,臣有要事相告!”

那年头的天皇被誉为活神仙,轻易不能让凡人看到尊容,所以每逢接见臣下,他的身前都要垂着一个长长的竹帘子,以显神秘莫测。

在听完板仓胜重的请求,竹帘背后发了一句话: “板仓卿,但说无妨。”

“据臣所知,在这朝堂之中,有人公然和圣上的嫔妃暗中私通,实乃罪不可赦!”

“板仓大人,你这是在面圣!”本以为胜重会说点别的什么,没想到居然是这话,当下就有武家传奏广桥兼胜出面想截住这个话头。

所谓武家传奏,通俗点说就是负责幕府和朝廷之间交流的联络员。

“正因为是在面圣,才要将此事全盘托出。”

“街头谣言,你也当真?”

“这绝非谣言,而是我多年调查的结果。”胜重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张叠着的纸, “所有参与私通的公卿以及嫔妃们的名字,全都记录在案,陛下,您可要听?”

竹帘子: “念来听听吧。”(www.daowen.com)

板仓胜重将纸打开,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

第一个名字,当然是万人迷猪熊教利,不过那天他并不在场,实际上好几天前他就没了踪影,多半是提前得到了风声,故而还不等天皇赶,便主动逃出京都避风头去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

“参议,乌丸光广!”

这人在现场,所以发出了一声怒号: “你胡说!”

“宫中守卫曾亲眼看你半夜翻墙潜入内宫,可以当面对质,乌丸大人,你敢么?”

“……”

见对方沉默,胜重便继续念了下去: “左近卫中将,大炊御门赖国;左近卫少将,花山院忠长,还有同为左近少将的南波宗胜,以及太医兼安后备。”

后阳成的身子开始微微地颤抖了起来。

“以上这些人,和以下嫔妃们有着奸情。”板仓胜重依然旁若无人地念着他的那张纸条, “广桥局……”

“通!”

一声巨响,广桥兼胜倒地不起。

那广桥局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女儿,由于长得漂亮,所以进宫当了嫔妃,而且还颇受天皇宠爱,不想却做出了这种事情,让当爹的兼胜顿感一阵天旋地转满世界的金星

胜重感到再这么公开念下去估计就要出人命了,于是便把纸条放了下来,并往天皇的方向一推,意思是说要么你自己看看?

沉寂了大概有五六秒,竹帘子被拉了起来,一只手从里面伸了出来。

可以说,自打天皇娶老婆以来,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心如明镜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切都如此清楚明白。

涉案总人数达到十四人,其中嫔妃五人,公卿八人,太医一人。

“大御所的意思是,将这些人全员处死。”板仓胜重估摸着天皇也该看完了,于是便在下面提议道。

天皇说这事儿先别急,先让我一个人冷静冷静,缓一下。

板仓胜重说没问题,那臣在此告退,这纸臣就不带回去了,您留着自个儿慢慢看,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可以来找臣。

数日后,幕府那儿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说是希望天皇能将这些乱搞男女关系的公卿给全部处死。

奏折被压了下来,天皇没准,也没不准,因为不管准还是不准,都很丢人。

又数日后,幕府又来一奏折,内容和之前一样。

天皇的处理方法也和之前一样。

再数日后,同样的地方来了同样的一道奏折。

天皇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虽说幕府的确是无权干涉皇家的家事,但作为皇家的臣子,有权利也有义务向皇上提出建议,说臣希望如何处理此事。

每上一道奏折,等于是在反复提醒天皇:你的那些破事儿我知道,我都知道,我全知道。

潜台词就是:你的这张脸皮,是撕了还是护着,关键在我,都在我,全在我。

天皇懂的,但他还想最终再争上一争,至少,自己的那几个老婆不能全部就这么被弄死吧。

当月中旬,天皇下了圣旨,表示朕在位那么多年,累了,想退位了,这太子,就让政仁亲王当吧。

你既弯了腰,那我就低个头,一看天皇让了步,德川家康便也不再嚷嚷着要弄死那十四个男男女女了,而是很大度地告诉武家传奏广桥兼胜,说这些个狗男女,就让朝廷来处置吧。

二十三日,对于宫中丑闻一事,朝廷下达了最终处分决议:

猪熊教利,死刑。

应该说是理所当然或者罪有应得,这老兄造孽实在太多,而且搞出的后遗症也有一大堆,不杀不足以平天皇心头之愤。当时的教利因早知会有此下场,于是特地逃到了九州想避难,但结果还是被揪了回来,引头一刀。

太医兼安后备,死刑。

被杀的就这两个,其他的都是流放,像大炊御门赖国,被丢到了硫磺岛;花山院忠长,则去了北海道;至于那五名嫔妃,倒是都被送去了同一个地方——伊豆群岛中一个叫新岛的岛屿,以后她们可以做好邻居了。

还有两位得到了特赦,不杀头也不流放,就让在家好生反省:一个是时任右近卫少将的德大斯久实,另一个则是那倒霉的翻墙孩子乌丸光广。

其实光广那家伙人还不错,写得一手好字,在当时的京中相当有名,已经到了可以自成一派的地步;而且为人也比较好心肠,曾经有一次,他的仆人急着要用钱,擅自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给卖了,光广知道后,也只是微微一笑,全然不当回事儿。

做公家能做到这个地步,着实挺少见的。

只能说,都是年轻惹的祸吧。

天皇宣布要让位给政仁亲王,标志着德川家康在这场幕府和朝廷之间的战斗中大获全胜。

然而,老话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