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读写探道:笔端心意,言行心声

读写探道:笔端心意,言行心声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以下文为例,看看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真实。可我的笔不听我使唤,画出的直线像接近衰竭的心电图,我擦了又画,画了又擦,却迟迟没法画好。(动作暗示、环境烘托和心理幻觉相交织,充分渲染出“我”内心对新课程、新环境的畏惧,为下文“触动心灵”充分蓄势。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拿着画来到了老师身旁。(写老师的点评、鼓励在“我”内心的回响,将被触动瞬间的心理感受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揭示文章主旨。

读写探道:笔端心意,言行心声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蔡尉洁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恰当的心理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珍惜学习的机会,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作者细致刻画人物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呈现了小弗郎士的觉醒过程,从而表现了悲壮的爱国主义主题。

常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有直接叙述法、内心独白法、梦境幻觉法、环境烘托法、动作暗示法、神态表现法。

我们以下文为例,看看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真实。

触动心灵的素描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陆筱欣

作为一个从小热爱画画的孩子,我的笔就像盘古的阔斧,开辟出了色彩斑斓的天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需要学习只有黑白两色的素描,它的枯燥使我兴趣大减,差点止步不前,幸得那节触动我心灵的素描课,让我重整行装,在画画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抱着对已解散的画画班的眷恋,我踏进了那个没有往日欢笑,只有黑白两色的世界。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画着素描,这使我格外不适应,对以前那个充满嬉笑的画画班也倍感怀念。(作者直接叙述初到新画室的不适应,“眷恋”和“怀念”其实是下意识的逃避心理。)(www.daowen.com)

上课了,我拿着画板坐到了一个角落,这时的我就像从天堂一瞬间掉进了地狱一样,没有人告诉我要做什么,我只得盯着那些白色的石膏像,手不停地转着笔,任凭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内心的胆怯通过动作自然流露。)

老师看见我在发呆,便走了过来,说:“我先教你几个步骤。你先找比例关系,再打稿,一定要找准,不然一步错就会步步错。最后线要拉直,不要一小条一小条的,很难看。”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埋头画了起来。可我的笔不听我使唤,画出的直线像接近衰竭的心电图,我擦了又画,画了又擦,却迟迟没法画好。阳光透过玻璃窗把白色的石膏像照得明晃晃的,让我觉得眩晕。我甚至开始怕那乳白色的石膏像,我觉得它就是我绘画道路上的绊脚石,是我永远过不去的坎,以前那个五彩缤纷的绘画世界变得灰暗起来。(动作暗示、环境烘托和心理幻觉相交织,充分渲染出“我”内心对新课程、新环境的畏惧,为下文“触动心灵”充分蓄势。)

老师似乎觉察到了什么,拿着他那大大的画板坐到了我的身边挥舞着自己的笔,“唰唰”几笔,那洁白的纸就已经出现了一个轮廓清晰却又不乏质感的石膏画。老师将画放远告诉我:“你要大胆,落笔干脆利落。不能怕,怕是画不出东西的。”

听着老师的话,我鼓起勇气,一笔一笔地画了起来。每一步都非常坚定又认真严谨,同时我也开始期待老师画后的点评。听妈妈说这位老师教素描很多年了,应该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吧?他能不能把我教好……

我终于把画画好了。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拿着画来到了老师身旁。老师看着我的画点点头说:“结构把握得很好,只是画得太小。你一定要大胆地画,不能蜷缩自己,害怕只会让你一事无成。你如果不去做,又怎么知道你能不能成功?”

我是服气的。老师的点评触动了我的心灵,他说得对:什么事都要大胆尝试。明知道前面就是南墙却还是要一头撞上去,你不去撞,又怎么会知道墙那头的世界呢?(写老师的点评、鼓励在“我”内心的回响,将被触动瞬间的心理感受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揭示文章主旨。)

(插图:汕头市东方小学 佘洪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