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蒹葭》之美:手法魅力与艺术共鸣

《蒹葭》之美:手法魅力与艺术共鸣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思是说,《蒹葭》是《诗经》里最美的一首诗。《蒹葭》之美,美在手法。《蒹葭》与《诗经》中诸多篇章在艺术手法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譬如诗歌形式上重章叠句的特点。重章叠句的手法造成了一种回环反复的音韵效果,《蒹葭》一诗中重章叠句的使用,也更强调抒发了追寻者对目标的那种望之可见,求而不得的怅惘之情。对于《蒹葭》中“伊人”的所指,历来众说纷纭,诗歌的主题也因此变得朦胧不清。

《蒹葭》之美:手法魅力与艺术共鸣

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 郭嘉

蒹葭》是秦风中的异数,在粗犷豪迈、古朴阳刚的秦风中有这么一首雅致清丽、浪漫朦胧的《蒹葭》,就像在一群膀大腰圆的西北汉子中突然出现了一位“人如美玉”的翩翩陌上郎君一般,叫人眼前一亮。

诗评家对《蒹葭》向来不吝溢美之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意思是说,《蒹葭》是《诗经》里最美的一首诗。

《蒹葭》之美,美在手法。《蒹葭》与《诗经》中诸多篇章在艺术手法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譬如诗歌形式上重章叠句的特点。《蒹葭》全诗分为三章,每章皆以“蒹葭”二字起笔,辅之以“苍苍”“萋萋”“采采”,极言蒹葭繁盛之貌,每章第二句落笔“白露”之上,用“为霜”“未晞”“未已”简笔勾画秋露姿颜,又点明季节和时间。此六句回环相扣,诵于唇间则诗意、境界全出。诗歌又以“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贯全诗,描画追寻求索的历程和姿态,以“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铺叙追寻路程的漫长、坎坷和起伏,其间一步三叹,情怀百转千回,追寻求索的艰辛,不肯放弃的执着,求而未得的怅惘,皆跃然纸上。“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数句则反复点明追寻的目标以及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飘忽不定的状态。

重章叠句的手法造成了一种回环反复的音韵效果,《蒹葭》一诗中重章叠句的使用,也更强调抒发了追寻者对目标的那种望之可见,求而不得的怅惘之情。这种情绪与《关雎》中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具体形象的直接描摹不同,追寻者的执着坚持,怅惘失落,更多来自读者透过对诗歌字面之外的意蕴的领会。如果向读过《蒹葭》的人提问:“这个人还会不会一直追寻下去?”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所以,《蒹葭》让读者对诗歌产生了一种可以意会不用言传的奇妙默契,它不必言之必尽,因看它读它的人都已心有领会。(www.daowen.com)

《蒹葭》之美,美在意境。诗歌以秋为境,以“蒹葭”“白露”、水滨、水中沙洲等景物的组合,勾描出一幅秋日晨早、河滨芦苇苍茫、晨露清冷的图景,营造出一种清丽风雅的意境氛围,这种意境氛围又因秋天的大背景,天然地带上了些逢秋的淡淡悲愁。显性的景物铺排,氛围的渲染都是为了突出诗歌中半隐性存在的“伊人”这个意象,之所以说是半隐性,是因为几乎所有读过《蒹葭》的人都知道“伊人”是美的,但她(他/它)的美好,却让人无法说明,不像《关雎》中有“窈窕”二字为淑女注解,也不像《静女》中以“姝”“娈”“美人”来直言其美。诗中没有正面描摹伊人之美,这个伊人于读者而言像是“美人如花隔云端”,但距离往往更容易产生美感,于是我们在心理上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作者会追之不舍,求之若渴,是因为对未知的好奇几乎是人类的天性。

因而,《蒹葭》之美,又美在朦胧。对于《蒹葭》中“伊人”的所指,历来众说纷纭,诗歌的主题也因此变得朦胧不清。把它当成爱情诗来解读,算是一种较为浅易的理解。毕竟《诗经》之后,我们在读屈原的《楚辞》的时候,是不会将其中的美人香草真的就看成字面上的“美人香草”,我们读李义山的《锦瑟》,读他的“无题”诗时,是无法不去思考爱情表象之下涌动的可能隐藏着的另一种情怀。然而,作者终究没有说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秦风·小戎》)“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卫风·氓》)可以将爱情叙写得如此直白的《诗经》里,《蒹葭》意象的朦胧,情致的含蓄,确实难免让人浮想联翩。朱熹的《诗经集传》解释此诗时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这大概也是诗歌之所以美妙、经典之所以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每一部作品从作者的手中诞生之时,便有了作者也无法掌控的生命力,每一个读者亦借由各自的学识、阅历,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进行着属于自己的二度创作。所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阅读体验和认知,不同的感受和审美愉悦,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及可贵。

(插图: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 颜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